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向公众道歉
(2008-11-15 16:59:29)
标签:
杂谈 |
奉节地震怎么可能与三峡蓄水无关
三峡工程目前已蓄水接近175米,其库区重庆市奉节县在9天内监测到9起最高为2.2级的地震。11月13日,在重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周波竟宣称: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证明地震与三峡蓄水有关。(据11月14日重庆商报、视界网报道)
相关的新闻资料如下,供大家和这位说话没负责的新闻发言人参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在采访时明确表示,三峡蓄水会给水库带来一定影响。“随着水位增高,会使水库地区地壳内部应力有微调整。部分水会沿着一些小断层或岩石孔隙向地下渗透,增加了库区地壳上部的有效空隙压力,相当于减少了作用在断层面上的正应力,有利于触发先存小断层、裂隙的滑动,诱发中小地震的发生。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水库诱发地震’。但通常这类地震的震级一般小于或等于6级。”
水库蓄水之后诱发地震是否符合一般规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祖煜认为:“水库蓄水之后诱发地震应该说是常见现象。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我们就进行了地震监测,至今已有上万次地震发生。但监测记录显示,绝大部分小于1级,截至目前还没有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3级以上的仅占1.5%,并且所发生的地震皆属浅源地震,对水库没有影响。”
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自2003年三峡工程提前蓄水到135米后,三峡库区地震虽然有所增多,但是大于2级的地震极少,对三峡库区没有危害性影响,更没有对可抗7级地震的三峡大坝造成影响。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1959年,中国就开始了三峡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至今已进行了40多年,这在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自1959年开始有地震监测记录以来,在三峡坝区及周缘地区内已收集到1级左右地震2910次,大于2级地震极少。(2008年09月18日《瞭望》新闻周刊)
专家实地考察了天星地震监测站,对测震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万州区建设的三峡前兆项目进行检查。滕云田在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万州区已建成地磁、地电、流体、形变、GPS等多种地震前兆观测手段,是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区县,要尽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争取提早发挥作用。市局监测处处长何文武还就当前试验性蓄水期间防震工作举行专题讲座。(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