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幢清代老屋造型独特,是30多名股东的共有财产。”昨日,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头发花白的居民王勇说,老屋自清代同治年间传承至今,现在,他们希望把这保存完好的老屋托付给新的主人,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八旬翁看守清代老屋
昨日上午,朱沱镇福龙桥,87岁的王树清悠闲地坐在一幢三层楼的木制老宅门口看市井。50岁的王勇介绍,老人家是原朱沱国营酒厂的副厂长,现已退休。“现在房子就由他在负责看守。”
王勇说,这房子由该镇居民朱自成(人称“朱二爷”,已故)之父朱三八胡建于晚清同治年间的1870年左右,当时主要是为酿酒盛装粮食所用,修建得非常扎实。

(至今保存完好的清同治年间木制老宅)
木楼板至今滴水不漏
记者看到,木楼底层主要为多处石柱支撑,高度约2米5。第二层均为木制楼板,高约4米,墙壁非常厚实,顶部有一规则的窟窿,王树清老人称这以前就是一个粮仓,只要把门关上,就可以从顶部倒下粮食。“密封效果非常好,没有耗子可以跑进去偷吃。”老人摸着看不到缝隙的楼板自豪地说,至今在楼板上倒水,楼下都不会漏。该楼的第三层面积最小,灰尘也最多,原来用于住人,照看粮食。
“全镇的老房子大多都在后来建房时拆除了。”朱沱镇政府工作人员证实,这幢清代木屋已是全镇现存最古老的房屋。
股东希望让老宅重生
据介绍,公私合营时期朱自成将该老宅献给了国家,成立了朱沱国营酒厂。九十年代酒厂改制为沙沱酒厂,股权卖给了酒厂的35名职工。王勇的妻子苟怀福及两个舅子、王树清的儿子、儿媳等,都是股东,他们也就共同拥有了这幢清代老宅。几年前,沙沱酒厂停产。
“现在老宅看上去有些乱糟糟的,”王勇说,但当地人都知道,这幢造型非常独特的老宅曾为飘香百余年的老酒厂存放了无数的粮食,在其它地方看不到,十分珍贵。“如果有人能够比我们更好地爱护它,保护它,我们愿意把它托付给新的主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