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本报讯 (记者 刘虎)“有些像西夏党项族的文字”,“做法事用的文字而已,有的是生搬硬套自创的,根本没什么意思,用来糊弄百姓的”,“这些文字好象是道家符咒中的一些符号”……本月15日,本报“神秘古书无人能识 土家文字横空出世?”报道了两本在酉阳发现的古书。报道引来全国众多网络读者热切关注,大家对文字来源展开了大讨论。
康熙字典上能查到
“这些都是古代汉字的异体字。”昨日,62岁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退休工程师金嗣营专程给本报打来电话。金嗣营说,他在看了《新民晚报》转载本报的报道后,感到有两个字似乎见过,应该是古代汉字,就查了不少的字典,最后终于在《康熙字典》上把照片上能看到的十几个字全都找了出来。
“五个‘口’是个‘要’字;左‘丑’右‘子’是个‘好’字;‘水’字下面两个‘木’是‘林’;……我都查到了!”金嗣营表示,自己退休前是搞古树名木的,长期和古碑、古文字打交道。查字典虽然花费了一个通宵的时间,但他表示自己非常开心。金嗣营说,他认为酉阳发现的两本书,就是古今汉文字的对照表,而不是少数民族的文字。
楷体形式写的篆书?
西安的中医师孙毅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因专业缘故学过专门研究古文字的“训诂学”,因此认识这些普通人难懂的文字。“这是用楷体的形式写出来的篆书,渊源是汉武帝时期的‘隶定古字’,”孙毅说,在《说文解字》里能找到这些字的篆体“原版”,但可能大多数人对大篆、小篆的结构、变化不了解。
找到两本古书的酉阳“武陵土家民俗展览馆”馆长周永乐得知全国读者和网友的热心关注后,表示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