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市民集体命名了大熊猫

(2006-05-26 19:05:05)

 

国宝大熊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去过一趟重庆自然博物馆,我才发现,熊猫的得名,竟来自重庆市民的一项共同创造。

重庆市民集体命名了大熊猫

 重庆自然博物馆曹幼枢副研究员在整理我国第一只馆藏大熊猫的骨架

 

重庆参观者将“猫熊”念成“熊猫”

“这实在是一段有趣的历史‘错案’。”在北碚文星湾的重庆自然博物馆陈列馆,曹幼枢副研究员说,重庆市民是“熊猫”的命名者,但他们自己却从不知道。

194412月,卢作孚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开馆,展出各种动植物的标本,其中包括一种川康特产的世界珍奇兽类“华熊”(中华白熊),也称“猫熊”。最初是将其毛皮钉在墙上,后于1947年制成姿态标本,并专辟一室作自然生态环境布置,配合松柏、毛竹、杂林和雪山远景油画等,开国内先河。

这只我国博物馆中的第一只“活化石”熊猫标本,十分受观众青睐,北碚和重庆的很多市民都是举家前往观看。其标牌上面一行是拉丁文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us”,下行是中文学名“猫熊”。当时中文书写是自右至左,而参观的人却都按上面拉丁文的字母顺序自左至右,把中文学名念成“熊猫”,连报纸记者在报道中也写成“熊猫”。经广泛传播,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名词反而成了家喻户晓的习惯称谓,很难纠正。于是,以后的人们都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了。

 

缙云山曾供首只大熊猫消暑

但是,这只大熊猫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其父曹泽金曾筹建过西部科学博物馆的曹幼枢研究发现,卢作孚在30年代就曾派人前往川西等地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包括希望采得熊猫标本,但未能如愿。在1939年,重庆北碚平民公园(今北碚公园)和上海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曾分别饲养一只大熊猫,均时间不长,是我国饲养最早的大熊猫。其中北碚的熊猫死后被捐赠给博物馆,上海的那只则在战乱中不知去向。

曹幼枢说,当年北碚的《嘉陵江报》曾多次报道过“中华白熊”的情况。报道称前往观看者人山人海;因酷暑难耐,“中华白熊”还曾被送上缙云山避暑。这只“中华白熊”,就是大熊猫。

重庆市民集体命名了大熊猫 

重庆自然博物馆内,我国第一只馆藏大熊猫标本至今仍在接待参观者
 

大熊猫祖先也起源于重庆

实际上,重庆人与大熊猫的缘分远不仅名字的来历。根据中科院的最新考古成果,巫山龙骨坡是小种大熊猫的发源地,而小种大熊猫是现存的大熊猫的祖宗。

“小种大熊猫比现在的大熊猫个头小,因不能适应环境,早已灭绝。”重庆自然博物馆“海归”博士魏光飚介绍说,去年年底,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公布:小种大熊猫在距今约180万年至248万年时起源自龙骨坡。它在分支出现大熊猫后曾与其共存了一段时间,在距今100万年前即被大自然所淘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