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歌之乡镇巴行记旅游 |
分类: 有一说一 |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镇巴,已是傍晚。县委外宣办龚主任早已安排了宾馆,稍事休息后吃饭,然后去民歌广场参加活动。由于时间尚早,我们小循环围着泾洋河转了一圈。漫步岸边,小风微吹,凉爽宜人,不觉间忘记了盛夏酷暑。
喜欢陕南小城的委婉,喜欢小城山水交织的柔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爱才怪!
当夜幕即将降临,我们来到民歌广场。好家伙,诺大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头攒动。今晚,这里将举行【镇巴县2016年文化旅游活动周暨“月月喜相逢”十周年庆典活动】估计不大的小城早已是万人空巷了。据悉,“月月喜相逢”活动已搞了十年,深受镇巴民众喜爱,已成为弘扬镇巴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
镇巴是秦巴腹地一座小城,到了深夜非常静谧。一早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叫醒,昨夜美美睡了一觉,这在西安是奢侈的。在宾馆旁边一家小店吃了碗面,然后路边散步。镇巴的早晨从安静开始,一早水边有人垂钓,上班的人骑着电动车悠闲的走着;街道不宽但鲜有拥堵,从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出淡然的满足,就连人们的笑容都透着真诚,这是与都市最大的不同。
镇巴有座风雨廊桥~枫谷桥,体型硕大,蔚为壮观。该桥桥长87米,宽10米,桥下9墩8孔,墩台上建3座塔式桥亭和18开间桥廊,亭廊相连,错落有致。桥头楹联“听雨有华盖点点滴滴谱得民生曲,阅水凭朱栏平平仄仄写就人文篇”充分展示了枫谷桥的特性,无论文化气息和韵味都很足。
镇巴县城不大但广场不少,一早上了黑虎梁、黑虎楼,看了苗乡广场、下来后又去了彩虹桥、柳园广场、班超广场、红军广场等,在苗廊不仅感受到一河两岸的美丽,更领略了传统文化传承,廊、亭、林、道的运用可圈可点,廊桥内历史典故绘画绘声绘色,让苗民、红军、民歌之乡更具魅力,今后会不会再加入广场之乡呢!
下午在镇巴川陕革命史记陈列馆看到很多当年红军文物,最直观的是当时的宣传,标语、口号不分题材如:争取苏维埃的中国;杀死刘湘,拥护红军,赤化川陕;援助东北人民革命军;全苏区穷苦青年武装上前线去活捉刘湘;红军不杀人,穷苦工农是红军骨肉,红军不杀穷人,充满了时代气息,也感觉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艰苦卓绝。
此番采风在小城镇巴,体验苗民之乡的淳朴、民歌之乡的悠扬、红军之乡的悲壮;吃着在民歌中熏陶出来的美食,喝着绿色无污染的民歌之茶,乐哉悠哉美不胜收。小城自古携陕衔川,故饭食多有巴蜀味道,兼陕菜的厚道。无辣不欢,无鸡鱼不成席!我等来自关中,虽有食辣习惯,但每餐都败下阵来,民歌之乡山水镇巴突出的辣是浓烈的爱,需要加倍感受才能品出滋味。
陕南有城镇巴,二山夹峙一水;山青水秀,婉约灵动。古称巴邑,苗民聚集;民风淳朴,茶香飘飘;人皆能歌,山歌悠扬。红军时期,初建政权,历经数战,筑根据地。使三乡文化闻名,红色旗帜飘扬。而今,承古纳新移步换景,一河两岸欢歌笑声。夜幕之下,灯火霓虹,流光溢彩,不夜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