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连续出台了房贷新政,以及央行五次加息。尤其是央行明确了第二套住房按揭首付不低于四成的细则,使全国一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开始下滑,楼市拐点是否出现的争论由此开始。
就在国人对楼市的一片喊“打”声中,远在西北的二线城市----西安的房价却逆市“飘红”创下新高。11月西安房屋销售价格涨势加速,环比价格上涨3.7%,同比上涨12.8%,比全国同比上涨10.5%的幅度还高出2.3个百分点。同时,上涨幅度首次超过历年未及的两位数,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点。
楼市十年步履蹒跚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西安房价十年历程,循着它一路上涨的轨迹来探寻明天的走势。十年前---1997年,西安市场几乎没有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项目当时均价在2400元左右,高新区房价稍高一些,但也不到3000。2000年以后大盘逐渐进入,房价在先前基础上逐年稳步上升,人们有了“用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的想法,房价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悄然涨起,比如2004年“经开区”一个项目开盘均价2800元,到今年告罄时已突破4000元。2005年“高新区”一个项目开盘,起价2900元,今天已超过5000元。
应该说房地产市场在1997年-2002年的五年当中一直处于买方市场,一直由消费者主导和把持着,几乎不受开发商鼓噪的影响。这个现象与其他城市当时的状况截然不同,或许是由居民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差距决定的。西安房价(楼市)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被接受的环境中逐渐的由抵制、拒绝、观望转化到接受、认同、跟风的现状。而房价高、高得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这个争议从有商品房以来,一直没有间断。但进入2005年,尤其是“国八条”出台后,大部分人期盼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达到抑制房价上涨,但实际助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一朝启动牛气冲天
西安房价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九年都是稳定的,上涨幅度一直在5%之内。这样的上涨幅度符合市场规律,是可以接受的。但偏偏在第十年的下半年----2007年,西安房价发生了巨变:一、二手房齐步上扬,上涨幅度达30%之多。前边说的城北某楼盘二期,由市场价3600元直标5000元,创下该区域最高记录。而8月城东一亲水大盘开盘均价2800元,通过一次摇号选房后立刻“变脸”,涨到3800元。随后,3000元以内的房在二环内绝迹,原定开盘的项目纷纷推迟开盘时间。曲江一大盘推迟开盘两个月,使原定均价3800涨到4800。捂盘惜售、推迟开盘、房价猛涨等,是西安楼市2007最热门的话题。
消费者面对如此嬗变的楼市更是迷茫,买了怕跌,不买怕涨;前个月还是3600,这个月却3900,不知不觉中楼市有了股性。于是,越涨越买、越买越涨,助长了房价。可以肯定地讲,在西安楼市挤进杀出的购房者,大多数都出于自住目的。一部分先早买房的,由于家庭需要,有卖小换大的要求,或因孩子上学、城市拆迁、工作原因等等需要换房。这些工薪收入阶层,拿着有限的薪金,省吃俭用积攒房钱,好不容易攒到首付款,房价涨了,能不懊恼?无奈,只有继续关注楼市、关注房价,同时继续积攒买房钱。
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明年的房价会涨还是会跌?在看到深圳楼市暴跌30%的报道后,有不少人认为西安房价也会暴跌。西安房价会不会暴跌姑且不论,我们可先看一看深圳楼市今年的状况。今年一、二季度,深圳楼市出现疯涨现象,2-7月大部地区房价涨幅超过80%,局部地区超过120%。即便是跌了30%,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上涨了90%,所谓的“暴跌”不过是在玩环比与同比的游戏。
上涨幅度趋于理性
综观西安楼市,虽然房价在今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点,已经超过了西安的城市发展水平和整体消费水平。与其他城市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业已超出很多置业者的承受能力。但与CPI相比,还算处在市场允许的范围之内。只所以房价高还不断有人购买,实在是怕涨因素使然,可以说具有西安特色。一部分看跌无望的居民,为了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惜借贷买房完成住房愿望。然而,从今年以来一应物价的上涨使建筑的原材料也不断攀升,开发商在必须以拍卖形式取得土地的形式下不得不加大开发成本,这些都是房价上涨的助推因素。
西安楼市既然没有在其他城市放量猛涨时猛涨,也不会在其他城市房价暴跌时暴跌。房屋地域性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社会根由,不能一概而论。西安商品房交易量逐年持续增长,说明了市场需求在持续增长,持续稳定的供需关系是维持市场的前提。西安房价在温和了10年之后,“跳升”到另一个平台,支持这个平台的因素决定了今后西安房价会在较缓的基础上稳步上涨,上涨的幅度将会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