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了,又见牟平一中
(2013-06-28 14:07:09)
牟平一中,在我们胶东人的嘴里,是一流高中的代名词。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高考成绩好声名鹊起,到我1994年入高中的那一年,是我所在的莱州一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那几年里,不是牟平一中在先,就是莱州一中在先,即便是作为普通学生一枚的我,也能经常听到班主任在大大小小的会上叨念不停。
可是,当年的牟平一中所代表的,是比莱州一中更为严苛的管理制度,是所谓的封闭式管理,而且,因为其优异的考试成绩,屡受表彰,在整个烟台形成了示范效应。我的高中生活就是在别别扭扭的悄悄斗争中度过的。莱州一中向标杆看齐,实行半封闭式管理,走读的孩子每天回家,住宿的孩子一个月才能回家一天。对于住宿的孩子来说,周末意味着搞搞个人卫生加教室自习。天知道那个时候,我有多么庆幸自己是走读的一员!
每天早上6点半,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的晨读。吃饭打扫之后,八点开始第一堂课,中午下课时间倒记不清了,反正是上午四节正课,下午两节正课两节自习。晚上两到三节自习,九点才回家。如今一回念高中生活,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一个是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早自习迟到,一个是后座的男生“锤子”一天无变数地泡面飘出的香味。
最严重的一次迟到是高一。由于高中之前从没受过自习的苦,高一无法适应,天天没法睡够觉。于是早上迟到。。。只要班主任不在,晨读课就是睡觉课,嘤嘤嗡嗡的晨读声是最好的催眠曲。白天的课,但凡遇到“温柔”点的老师,就积极入睡,为不影响他人,甚至托着下巴磕睡。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桌上一趴,前面欲盖弥彰地竖起一本16开的大书作“防火墙”。。。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年。我们班的高考成绩,在当时也还可以,全班近70名学生,24名本科,5名进入北京名校。到如今,都过而立之年,少有回家乡做贡献的,分散在国内外的大小城市,艰辛生活。
没想到,19年过去了,牟平一中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国。晚上回家看到很多报道,媒体把报道的眼光放在了它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上,不知道,这么多年后的今天,它的管理模式是否一如往昔?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