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语真假难辨怎么办

(2011-12-13 12:30:45)
标签:

育儿

狼来了

小家伙

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

分类: 我们仨

说事儿之前,先得说,这是我最近一个月的观察与经验积累的问题。

随着默默的语言能力渐渐增强,小家伙的话也慢慢多起来,我们与她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起初,我是笃信默默的每一句话的,她所陈述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总会在我心里生出“孩子终于长大”的感慨。相信在这个阶段的很多家长也与我一样,从关注孩子的饮食,到关注孩子的习惯,再到关注孩子的各种能力培养与发展。这已经成了家庭教育的一种习惯。

然而,就在那天,近一个月前吧,一件小事忽然就让我觉出了不对劲来。那天默默照常上学回家,照常开开心心地回来腻着爸爸妈妈疯玩儿,我也照常问她:默默,你今天中午睡觉了吗?

——睡了,妈妈。我睡得很好。她立即就点头回答。

可是,我明明看到她眼下两晕大大的黑眼圈,还有她的哈欠连天。我有点怀疑她语言的真实性了。“默默,不能说谎哈,《狼来了》的故事里说了,总说谎的孩子,别人都不会相信他了。”我直接把它定性为默默的第一次谎言,并用老土的“狼来了”的故事跟她说理。

——妈妈,我睡了。温老师拍我睡的。她坚持。

好吧。我没有再继续说话,但估计脸上写满了不信。果然,没过多久,小家伙跑我身边说:“妈妈,我没睡,我中午没睡觉。”

后来,这样的事情渐渐多起来,尤其是在我含着询问的时候,她总是会给我两个答案。只不过,两个答案中间会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而已。“妈妈,今天我没睡觉。”“妈妈,我今天没有好好吃饭。”“妈妈,今天我们没学‘锵锵嘁锵嘁’。”……但她自己乐意陈述的事情,比如吃了个什么水果,玩了个什么开心的游戏,哪个小朋友今天来上学了,等等,明显就是真的事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打听了下小区里的孩子,很多细心的家长也说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老一辈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说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话不能当真,他们都不知道真假好赖。可是,孩子们的心智情况明明已经脱离了那种是非不明的阶段。他们明明知道利弊好坏,晓得亲疏远近,懂得察言观色……呃,察言观色?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

孩子们心智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能够很好地察言观色,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了。在默默说着事实的时候,我已根据自己的判断表露出了不信、怀疑,甚至一再追问。在交流中,一问是询问,再问就是不相信,三问显然就是质疑了。默默已经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一点,并且很明确地知道了我想要的答案。在直觉说出她的判断之后,又进一步考虑我的判断,照顾我的情绪与需要,于是开始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

找到了原因,就可以对症解决问题了。改变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好交流的方式,少用提问,多想点子让孩子放松警惕。也就是俗话说的“套近乎”。再就是要坚持对孩子的信任,她讲出来的话,即使在我们的经验里感觉是不对的,但也要尊重她自己对社会的判别能力,点头表示理解。最后的任务要放在时间充裕的周末了。在陪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时机告诉孩子自己对类似事情的分析,然后装做忽然记起的样子说:“啊,对了,前几天你不是说XXX吗,我觉得也可能是。。。。。”引导孩子理解并学习自己的社会经验。

看来,这个周末,我给自己也布置好了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