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入园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按部就班的,她和我们一样做好了入园的心理准备。可是,孩子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集体生活到底会是怎样的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入园前一天,妈妈和爸爸带默默一起参加了附近伊顿公学的一堂亲子课,尽己所能地为孩子提供入园预习的机会,并观察她的表现。
所购亲子课是套餐,包含了亲子课堂、攀爬运动、海底涂鸦和超市购物四部分。让爸爸妈妈欣喜的是,默默小朋友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表现都很不错。她会落落大方地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声音洪亮,言语流畅;她会在自己把玩具送还老师后,帮助其他没有做好的小朋友,心态平和,没有争抢;她会在切好自己手中的水果后,等待老师的招呼再开吃,第一块送给了妈妈,第二块送给了老师;她会雀跃地参加攀爬比赛,不畏难,乐此不疲;她会在有的小朋友瑟缩退后时,大方地张开小手,让老师在手上涂上黑漆漆的颜料,漫天涂鸦;她会跟老师互动、问答,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我还想要一个气球好吗?”……
不过,可能是爸爸妈妈陪同的关系,默默的主动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并不多。跟小朋友的交往,基本都是妈妈在带领,默默更多地是在学习、复述;跟老师的沟通,主动参与的也不是很多。而这些,恰恰是新入园的小朋友最需要培养的。不知道默默在没有家人陪伴的陌生环境中时,是否还会依然还会沉稳、淡定。
16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默默又兴致盎然地在伊顿公学邻近的游乐场玩了一个多小时。这里有很多大型积木,跟家附近阅读时光的游乐场很不一样,新鲜的总是好玩的,这里的游玩也是很开心。
好吧,一切,都看8月22日吧,入园的第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