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将至,看了电影《一代鲜师》,转发一篇评论

(2010-09-09 13:24:30)
标签:

教师、一代鲜师

校园

分类: 看电影

    从学校毕业已有六年了,大学毕业也将近十个年头了,过得真是很快。岁月尽管飞逝,可校园里的美好时光一直镌刻心底。当然,一位一位老师的音容相貌已不能清晰再现,但那各有特色的表情,以及形形色色的绰号、演绎故事,总也挥摸不去。不管喜爱的、感谢的、敬佩的、向往的、讨厌的、鄙视的、憎恶的……都曾是我们的老师。每到教师节,心底总会有所触动。

    明天,又是一个教师节,第26届教师节。向所有的老师们致敬。

    今天,看了黑泽明的一部电影《一代鲜师》。看后嘘唏不已,我相信,所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想起自己的老师,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影响的那些先生。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教师在人们的议论关注中处于怎样的漩涡,都不能否认,老师是一生中对学生影响深刻的人物。希望老师们都能像内田百闲教授那样,让自己的学生敬佩、铭记。

    从网上下载了一篇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转帖如下:

 

 清淡闲远、乐生知命——《一代鲜师》的特写镜头赏析

    一九九三年,那一年黑泽明已经八十有二,当他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不想却拍出这样一部咏叹生之快乐的令人惊讶的《一代鲜师》。

                   http://s12/middle/4981620bt8fcd17157cfb&690

    故事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一位老教授内田百闲退休后的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年的生日大会是条主线,其余则是一桩桩趣闻轶事般散漫的片断。或许,正是装剑入鞘,看繁花飘零。远离了雄奇豪迈的武士传奇,反显得分外的恬淡和细腻,以往剑拔弩张的心灵角力,而今成为看破世情的从容达观;那种历史与人性交织的繁杂情怀,那些悲天悯人、色彩斑斓的幻梦已成过去,最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写完壮阔的史诗之后呈现是一副清淡闲远、乐生知命的小品。

    黑泽明终于显现了他内心从不曾展露的温柔的一面,一直要到这最后的时刻。作为观众的我们,看这样从容动人的电影真是件快乐的事,意兴所至,每有会心的微笑。

    尤其,片中的几个特写镜头最令人印象深刻,黑泽明深厚的导演功力在此显现。在传统的电影理论中,是特写镜头把电影从一种记录工具变成了一种艺术形式。在这部片子里,可以这样说,正是黑泽明导演给予这种电影语言同样高的价值,甚至成为了影片的灵魂。

   第一个生日大会(Madadayo)

    这是一个平缓的横移镜头。从六十一岁开始,内田的学生每年都为他举行生日大会(Madadayo),并开玩笑地问道:“您老准备好了吗(Mahda-kai)?”就是问他可准备好到另一个世界,而内田,也总是嬉皮笑脸地回答:“还没有呐(Madadayo,即影片片名)!”——多么意味深长的对话。对于死亡,对于面对死亡,从一直都不肯放下的《梦》,到最终释怀,尘归尘、土归土的可爱。感动于他最终的释怀,喜欢他借由孩子的嘴,回到童年,说出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那些自然的气息,感动你我。

 

  此处不准小便。

   镜头的运动自上而下,舒缓平和,展现内田教授手书的警示牌,文字还配上剪刀的图案,带有一丝威胁的幽默味道。多么具有孩子气的举动,内田教授的赤子之心一览无遗。

 

   马。

   据说,这是内田认识的一匹马,是无意间经过的生灵,撞见了正在买马肉的教授。在内田教授的眼中,他从来没有注意到马有那么大的眼睛,他知道马对他自己的举动一定很困惑。平平淡淡地把教授赤子一般的心性和纯良的品格展现出来。

   《方丈记》。

   内田教授用自己从火灾中抢出的一本《方丈记》中记载的隐居生活自况,把书中描述的山间水声与自己在残墙外路边小便打着比方。这惹得学生们放声大笑,立即起身去看教授亲自手书的警示牌。

 

    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圆,圆,非常圆,月亮圆得象个盘子。

   学生前来拜会教授,众人秉烛夜谈,忽然发现月亮升起,一时兴起,教授唱起了儿时的民歌,众学生应和,这是多么默契的一幕。把学生对他的敬爱、受他的感染描绘了出来,一代鲜师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眼前,让人从心底里敬重、佩服这位老师。

         http://s1/middle/4981620bt8fcd1b9d2460&690

   一只叫诺拉的猫。

   教授在某处火车站看到了它,回家后果然发现这只他家里心爱的猫不见了。可以想象,黑泽明拍摄的时候是多么考究,打了很多光,把那一幅幅生活小景拍得温馨可人,衬以优雅的古典音乐,真是再妥贴不过了。黑泽明学西洋绘画出身,在电影中用起调色板来一样得心应手。 

   电影的最后是一片令人目眩的美丽彩霞。

   内田梦中看见一班正在夕阳下玩捉迷藏的小孩。最后的一个镜头,躲藏的小孩放眼望向远远的天际,只见天空中散落了黄红跟粉红等色调,然后渐变成万千色彩,或明或晦,宛如一幅活动的抽象油画,伴随着异常优雅的小提琴协奏曲,华丽、明朗、不断开展延伸,诉说生命的尽头是另一个开始,以及无限未知的可能性。

   

    《一代鲜师》是黑泽明的绝唱之作。在此之后,大师再也没有新作问世。影片圆熟写意的风格真像是黑泽明在为自己的一生做最后的总结,铅华洗尽直见本心,同时也是一篇提前准备好的告别演说,虽然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无比的依依不舍。但是没有永不告别的筵席,电影也总有散场的一刻,五年之后,也就是在一九九八年,黑泽明告别人世,享年八十八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