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安门-存自行车的小插曲

(2007-05-20 13:15:46)
分类: 壁上观
地安门-存自行车的小插曲   
    又是周末了,可太阳好大,稍微动一动就是一身汗。心里痛恨着大家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不断升高的气温,却又无奈地用着各种电器,继续向污浊的空气里释放着热量。循环,循环,尽管是恶性循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在夏天能更舒坦些。
    天热没去香山,去了离家最近的地安门的天意市场,也算是对得起难得的周末休息日了。老公继续发挥模范精神,硬是要在大太阳底下蹬自行车载我。呵呵,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我美美地想,多年以后,当自己无论去哪里都坐在四个轱辘的小车里时,肯定会十分怀念这甜蜜的自行车时光的。
    一共就两站多的路,一会儿就到了地安门。随便买了点日用家居品,就该回家了。刚走到放自行车的地方,一个形象极象《有话好好说》里的张艺谋的戴草帽的中年男人迅速闪到了我们身边。
    “取车收费。”他很老练地说。
    我蓦地想到了钱包里的两毛零钱。“多少?”
     收费人的手指戏剧性地先伸出两个手指,又立即改为三个指头。“三毛。”
    我有些奇怪,随口说了句:“不都是两毛嘛?!”
    没想到收费人回我道:“不一样的车收费不一样,你这种的就是三毛,普通的两毛。”
    我开始认真起来,仔细看了看老公刚推出的自行车,说:“师傅,我们家自行车也是两个车轱辘啊,占地儿并不多。”
    “你们的车是变速的,变速的就贵,牌子不一样收费还不一样呢。你这是头一次存车吧?我们这儿都这样。”
     啊?存放自行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忍住“自己就住这附近”的话,跟老公凑足了三毛钱给他,心里又不由想起半年前在新街口百货前存车的情景。那天,那位收费的老太太竟然看人下采碟儿,一样的自行车,不一样的人存放收费竟然不同。后来有位知情的人告诉我说,其实这些收费的都是承包了商场的存车地儿,至于他们收费多少,具体怎么收就,商场才不管呢。北京的自行车存放市场就是一个混乱无序的市场。没有家用汽车,所以不懂汽车的存放收费制度。且不说这关于各种车的大大小小的收费是否师出有名,但根据车的功能或品牌来区别对待是不是人分等级意识的延续呢?生活源于成千上万个细节的组合,这种细枝末节的影响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于是,我有些怀疑起来,生活中是否曾经出现过“有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一游雾灵山
后一篇:今晚一个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