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壁上观 |
昨晚上看了今年的贺岁大片——黄金甲,真是满城出动啊!平日里门可罗雀的电影院,几乎要爆满了。
看了黄金甲,自然不可避免的要想到雷雨,不知道曹禺老先生要是活到今天,看了张艺谋的大作后会有何感想!我感觉,张导演把雷雨这出戏排演得不错。既法于蓝本,又有所创新。所谓“推陈出新”、“吸取传统优秀文化养分”,大概就是如此吧。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内容现在本来就不是大家关注的对象。场景、画面、动作……最能刺激眼球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形式大于内容”这一理论现在是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发扬。想想前不久的夜宴,在看看正火的重阳家宴,现实最能说明一切。
我之所以要想起雷雨,不是因为张艺谋先生的创作超越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也无意对他们的优劣进行言说。我想起雷雨,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所专制的堡垒。
大学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沿海城市,校园的风光也是幽雅怡人。但是作为一个学校的学生,却总是感觉天空是黑的。
大学的时候,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向来是喜欢鼓捣些文艺节目的,本来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科系学生,也就只有这些东西了。曹禺先生的雷雨——这是大家都喜爱的东西,既是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又是一出爱情的悲剧,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体制内的优秀儿——反对封建专制的代表。
排演雷雨,作为一项重大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几经耕耘,收获的季节到了。演出的地点是学校的大礼堂,一个能够容纳一千多人的仿苏式建筑,前来观看演出的人却有很多人因为座位的限制而被阻挡在了门外。剧组的演员、导演以及话剧的组织人员,都感到十分的兴奋。自己的辛劳能够得到被人的认可,这是最大的幸福。
话剧原本定于晚上7:00开始。但就在要演出的时刻,大家都体验了一把专制的力量!
系里的领导,确切地说是系里的党委书记,不允许演出!因为忽视了他老人家的领导地位,没有向他老人家请示汇报!呜乎哀哉!!!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演出前,包括在话剧当初排演之前,组织人员就已经向系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进行了汇报,也获得了许可和支持!但是这位副书记是刚刚进入中文系,根基不稳,又想有所作为。但权威的思想在书记大人的头脑中是不可挑战的——管他什么人,什么事情!仅仅因为个人意志,因为自己的蝇营狗苟!现在想来,仍是不堪回首。
结果,如了他老人家的愿。各个方面迫于他的压力,都作出了妥协。场地因为没有他的首肯而不能再租用——其他的便都无从谈起。演员们含着眼泪,每个人说了一句台词,算是对自己辛劳的慰藉,算是对观众的歉意,也算是最为无奈的抗争。但我却在台词中听到了轰鸣的雷声。
曹禺他老人家要是在场,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