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夜里10点多到达西客站的,虽然是暖冬,却仍抵不住夜风的寒冷。裹上了那件百图的浅紫色羽绒衣,分明地感觉到自己的手慢慢暖起来。同事们都很准时,一会儿就都到了,聊着就进了车厢。我们的热闹引来了同车厢的众多瞩目,可惜,呵呵,大家都是抗不住寂寞的人,没法控制住闲聊,于是,这种热火朝天就一直持续到了十二点。
没想到,我竟然在火车上躺着做梦了,而且还是梦到一直在讲笑话听,直到自己咯咯地笑醒。偷偷眯着眼看看熟睡的同事们,还好,没发现我的尴尬,可也不敢再入眠了。大睁着眼睛直到郑州。
每人一碗的虢国羊肉汤温暖了大家的胃,去云台山的兴头立即高涨起来。还记得每天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中第一个广告就是这里,艳羡许久了。还真是座云蒸霞蔚的山峦,而且以横向的宽幅度见长,远看去像砌起的平台,也许,云台山就是因此得名的吧。北方的山大都硬朗而粗犷,像深秋里直楞楞刺进天空的树干,张扬着生命的倔强与顽强,但云台山不是。云台山也是充满豪气的,但环山而绕的一条绿水却就像系在美女颈上的柔软的绿丝巾,处处流露出温柔与蜜意来。据说,历史上的当年这里的水边多有隐士,许也是恋上了这里的刚柔并济吧。
最让人畅想的是第二天攀爬的茱萸峰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名句让这座拥有18个大弯隧洞的山峰闻名天下。登峰中的艰难和酣畅,登顶后的自豪与满足,让我更加爱上了登山。山本来就是绿色的生命体,爬山又有着拼搏的乐趣,移步换景,甚美。又想,王维是山西人,应该对这座属于太行山脉的茱萸熟之又熟吧?又怎能穿过历史的烟尘,看到因他的一句小诗而带来的巨大改变呢。
从焦作赶往洛阳的路得要两个多小时,但关林、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却都在此,充满人文气息。总觉得人文与历史应该是合一的,像一座年代久远的博物馆,底蕴深厚,却不可避免地散发着过去的气息。很认真的听了导游的讲解,但若让我再来一遍我是铁定不来的了。这里的人文跟北京的故宫、北海、颐和园之类截然不同,既没有让人充满幻想的故事,也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让人停留。何况,我在白马寺还遇到了个骗子。
最大的收获是开心,记住了许多人的笑容。他们给了我无尽的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