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泪光为互换的世界闪烁

(2012-08-11 16:16:39)
标签:

随笔

奥地利

变形记

互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

杂谈

分类: 俗世的诗意生活(散文集)

泪腺已经麻木了很久,不会轻易地打开,渗流出莹光闪闪的泪滴。但在最近,我却一再地泪珠晶莹了,涌流闪烁。不是为伦敦的奥运会,国手的金牌,各种的争议和质疑等等。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切皆在意料之中。是在为一档节目,一档被海量奥运电视节目淹没了的央视二套,下午6点十几分开播的《变形记》,感动,唏嘘……

此《变形记》非那个著名的奥地利表现主义小说家卡夫卡写的,人变成甲壳虫的《变形记》,而是借用了那套思路和名称,由中国的电视人拍的,纪实性的类似海外那种“真人秀”的电视节目。是让两个分别身居繁华都市和贫困乡村的孩子,互换七天家庭,真实记录两人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心路历程。都市里的孩子,全都是问题少年,厌学,顽劣,惟我独尊,仇视父母……乡村里的孩子,个个贫穷,好学,淳朴,勤劳,孤陋寡闻……经过七天的角色互换,都市里的问题少年,人性里的闪光点被点燃放大了,重归了家庭和社会,大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味,而乡村里的孩子,则感动并启迪了城里的那个家庭、学校、社会,开阔了眼界,树立起了新的奋斗目标。虽然节目总是走着这个基本的模式,却把我和妻子看得热泪盈眶,欲罢不能,电视上看了,又去电脑上看,有一晚竟破天荒地双双看到凌晨。从电脑上才得知,节目的原创属湖南电视台,早在2008年就开拍了。一时便有相见恨晚的遗憾,和终得识君的庆幸。

从那些乡村孩子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辛酸而愤发的往事,纷至沓来……

从那些都市孩子的身上,我依稀望见了儿子的背影,教子的艰难以至于无力、无奈和酸楚……

还有随时不经意间,从人性深处迸溅的那些闪光,淳朴、良善、真诚……再再触击到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当下,电视节目的制片人、编导,为应对激烈残酷的竞争,绞尽了脑汁心机,弄出了许多奇、险、怪招,种种矫情噱头,令人灰心不齿。《变形记》的团队,却从人皆熟知,但又说不清、理还乱的这种身边事儿女情入手,独辟蹊径,创作出了这么一档优秀的,老幼皆宜的节目,个中的诀窍,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看着看着,由不得忽发奇想,要是现实的生活中,许多的角色,能够互换体验下,好多乱麻似的矛盾也许就迎刃而解了,甚至根本不可能发生。

但也不尽然,比如,把成年了的官和民,富豪和乞丐,谦谦君子和狡诈顽徒,耕读传家的和空手套白狼的……互换一下,那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当然,没有谁去这么干,即使如《变形记》那样,只互换短短的七天。因为,他们缺了孩子们的那种可塑性,还有童心……

别想这么多了,还是专注地去看这档节目吧,它会陶冶你,洗涤你,愉悦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