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在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实习经历(2)
标签:
曹宇草雨斋就业实习校园 |
分类: 灯下文字——原创 |
回眸在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实习经历
——学习的3月,第一次做专题策划
时间转眼之间到了3月份,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也许是因为开学了,又可以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住在寝室里有说有笑了,毕竟2月份自己住在旅店里实在是无聊至极,晚上睡觉也很不踏实。
我的工作区
3月份社里要做专题,我在阳姐的指导下,首先是寻找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是在新华社,各方面的新闻消息比较全面,所以我也找到了很多当时的热点话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沈阳范围内:沈阳地铁票价问题。
沈阳地铁一号线已经部分试运行了,将来正式开通后,必将给百姓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地铁的票价也成为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国其他大城市的地铁票价情况以及沈阳市的经济水平,很多市民希望地铁票价可以实行2元钱一票制。
其他沈阳范围内的热点话题还有诸如“沈阳经济区建设”、“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等,因为国家号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也加紧建设“五点一线”,这就上升到辽宁省的范围了。
二、辽宁省范围内: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旗帜下,有关辽宁省的热点话题也不少,比如:辽宁“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建设辽西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三、全国范围内:
虽然是新华社的地方分社,但是做专题时考虑的热点并不一定要局限在地方,所以全国范围内的热点我也考虑一些。
1、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都面临一个同样的艰难问题——就业难,今年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2、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刚刚结束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使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担心,国家为此也付出很多代价,不断地对奶制品进行抽检,现在《食品安全法》已于6月1日开始实施,可见国家这次是真的下大力气要为百姓的食品、药品营造一个放心的环境了。
3、3G通信: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都开通了各自的3G网络支持,为人们的通讯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人们对3G网络的视屏通话及高速上网更是痴迷,同时,这个专题适合作为商业专题。
以上是我找的当时乃至有些现在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我认为都比较适合作专题。最后,在同阳姐的探讨中,她认为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专题比较适合我。一方面,我自己就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对大学生就业难有切身的感受。另一方面,我在新华社辽宁分社实习期间一直在负责校园频道,专题中新闻信息的收集对于我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一些。作出决定后,我开始写专题策划报告了,第一次参与专题的策划,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还好有阳姐的鼓励,下面是我的专题策划报告:
《大学生就业》专题策划
一、专题方向:
大学生就业
二、专题标题:
1、金融风暴下的大学生就业之路
2、我们的明天会在哪?
3、路在何方?
4、关注大学生就业
三、栏目设置:
1、就业政策:发布辽宁省内及各省市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例如《辽宁出台多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鞍山市六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沈阳:大学生将实名制就业》等。
2、就业之路:主要发布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招聘会、考研、公务员、村官、留学等)就业的新闻,包括提供的就业、见习岗位以及成功就业后的经验、求职过程中遇到的职场黑幕等。例如《大专女生被3家跨国公司看中应试揭秘》、《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大连当保姆》、《“80后”当老板第一单在QQ上谈成》等。
3、就业现状:主要发布一些目前的就业情况。例如《调查:六成毕业生对职业生涯感觉模糊》、《啃老大学生不愿工作求职现场殴打母亲》等。
4、专家支招:主要发布一些人力支援专家等发的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等。例如《求职达人给众多求职者支招:自信第一多布“眼线” 》、《徐小平支招大学生就业人生规划》、《丁磊支招就业:不太支持大学生创业》等。
5、媒体评论:主要发布一些其他媒体(报纸、网络、电视等)发布的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新闻。例如《关注大学生就业:记者陪大学生找工作》、《媒体评论:就业心切抹不掉法律底线》、《媒体时评: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等。
6、图片新闻:主要放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图片,例如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场面,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使受众切身体会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
7、视频播报:主要放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视频。例如《沈阳:今年落实25万人实名制就业》、《大学生小丑快递:别人过节我创业》、《辽宁政协委员提案:大学生“实习难”问题亟待破解》等。
一楼大厅
然后,在阳姐的指导下,又把上面的策划报告完善一下,列了一份专题提纲:
大学生就业专题
一、专题标题:
1、关注大学生就业
2、金融风暴下的大学生就业之路
3、我们的明天会在哪?
4、路在何方?
二、栏目设置:
1、国家政策(就业政策):发布政府部门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以省、市为主)。
2、就业现状:主要发布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3、就业之路:发布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招聘会、考研、公务员、村官、留学等)就业的新闻,以及成功就业后的经验等。
4、专家支招(就业指导):主要发布专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的建议等。
5、职场黑幕(就业提醒):处在就业寒冬,大学生着急就业,一些骗子公司趁机蠢蠢欲动。这个栏目主要发布一些职场上的黑幕以及提醒求职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6、媒体评论(就业评论):发布媒体、专家、网民等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评论。
7、图片报道(就业图片):略
8、视频(就业视频):分社相关视频四条,可否重点展示?视频标题如下:
A、大学生小丑快递:别人过节我创业
B、辽宁:大学生创业教育亟待加强
C、辽宁: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光开始转向基层
D、辽宁:农村职校学生走红大都市
最后,把报告交给领导审批后就可以交给全哥做专题的框架了,在新华社编辑做完专题策划后只需等技术人员把专题框架做好后,在CMS中将相关新闻添加到相应专题的节点下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和容易,但对于想学习专题框架制作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遗憾。
专题首页
专题最后将题目定为“毕业了,咋过就业‘寒冬’——关注大学生就业”,专题上线后,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很关注,毕竟这个专题和大家关系比较密切。自己作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也深有感触,写了下面一段话,没能放到专题中,就写到下面,与和我一起为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奋斗的大学毕业生朋友们共勉吧:
金融海啸愈演愈烈,求职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们感受到的是切身的寒意。尽管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金融海啸对招工影响不大,但招聘会上招工难与找工难的矛盾确实正在加剧。在暴风劲吹的大海中,只有最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冲向彼岸,在职场的“大学生包围网”中,只有努力寻觅、善于思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才华挥洒的舞台。和我一样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应届毕业生朋友们,请努力,我们自己要给自己信心和勇气。
专辑连载:
回眸在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实习经历(1)——艰难的2月,痛并快乐着
回眸在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实习经历(2)——学习的3月,第一次做专题策划
回眸在新华社辽宁分社的实习经历(3)——忙碌的4月,时刻准备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