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三耻

(2011-12-27 23:26:57)
标签:

曾国藩

咸丰

曾纪泽

五礼通考

五纬

鏉傝皥

  曾国藩的三耻
  田永明
  古语说“知耻而后勇”,是说一个有耻感的人,便会是一个具有勇敢精神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耻感,自然永远会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不足,这样的人其实是不敢面对自己,而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的人,当然会是一个怯懦的人。
  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浅薄之辈,总觉自己什么都好,明明可笑无知,却仍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自我吹嘘,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而那些真正有成就的人,他们令人高山仰止,但他们似乎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严重不足,甚至觉得那是自己的羞耻。
  曾国藩在他的时代,应该说无论武功文事,都被同侪所敬仰,就是今天的人,看到曾国藩的著作,也会悚然而起敬。但是,曾国藩在训导他的儿子曾纪泽时,却说他平生有三耻。他说:“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涂,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
  以不懂天文算学为耻,以作事有始无终为耻,以字写不好为耻。当然,人有所不知,在所难免;鲜克有终,似为常态;字拿不出手,更是所在多有。但以此为耻的人却并不多。而曾国藩却以此三者为自己之耻,在训导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时,希望儿子能在这三个方面比他强。
  我没有读完曾国藩的所有著作,对他的人生所知也仅限于耳食之言,且所知并不算多。但就我所知,曾国藩所说的这三耻,如果能做到曾国藩那样,似乎不是耻,而是荣。
  何以这样说?
  我不知道曾国藩算学到底如何,但所说的对天文学一无所知,似乎并不完全如此。仅以他提到的恒星五纬来看,他至少知道天文学名词。说实在的,恒星这个名词我以前知道,而“五纬”一词,我在读曾书时,并不知所指。通过查阅后才知道,中国古代人把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填星,称五星或五纬。而这五星我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是那些星。可见,曾国藩对算学天文并非一无所知,就在说自己有三耻的信中,他对儿子说:“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考》中所揖观象授时一种,每夜认明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又如他在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给曾纪泽的信中,知道曾纪泽按照他的要求,已经认识了数十个星座,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又对儿子如何学习天文做了指导,他说:“前信言《五礼通考》中观象授时二十卷内,恒星图最为明晰,曾翻阅否?”“国朝大儒,于天文历数之学,讲求精熟,度越前古,自梅定九、王寅旭以至江戴诸老,皆称绝学,然皆不讲占验,但讲推步。占验者,观星象云气,以卜吉凶,《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是也;推步者,测七政行度,以定授时,《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是也。”仅从他训导儿子的书信涉及的内容来看,曾国藩似乎并不是对天文一无所知,虽不知道他是否对天文有过精深研究,但至少可以看出他曾在这方面下过许多功夫。
  曾国藩所说他作事治业有始无终,他所说的作事治业也许有特指,但就一般意义看,曾国藩也许有过有始无终的事情,从他的人生来看,他似乎是一个能坚持始终的人。不说他的武功,因为现在仍有人说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仅从他读书做学问来看,似乎一生并未停止。以他的读来看,他曾编选过《经史百家杂钞》和《十八家诗钞》。他的治学来看,一生著作数百卷。他的一生虽然更多的是一个武人,而他却又是一代文宗。他的读书写作,即使在点火的硝烟中,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这难道是有始无终吗?
  曾国藩所说的字写得不行,他说:“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他自以为由于不能临摹一家,于是无所成就,特别是钝而不适用。实际情况是,他对书法的理解非常深刻,仍以他对儿子的训导为例,譬如他看到儿子所临《孔庙碑》时,说:“笔太拘束,不甚松活,想系执笔太近毫之故,以后须执于管顶。余以执笔太低,终身吃亏。”(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给曾纪泽的信)咸丰九年三月三日,他信中专门说写字必须讲究“间架”,咸丰三月二十三日信中又专门说书法的南北派别,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专说写字换笔之法,其中有很多关于写字精湛的见解,这些都足以说明曾国藩对书法有精深的研究,且有丰富的实践。
  曾国藩的字到底写得如何,看看现代人是怎样评价的。下面是报刊上对曾国藩书法的评价:“曾国藩的书法不逾规矩,不假调饰,不傍左门,不染俗尘,刚毅、敦实之致流露楮墨,呈现出一代名将、大儒的气派风采,给式微、沉闷的清末书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当然,也有人说曾国藩的书法,由于不逾规矩,所以少个性。
  我看过曾国藩的手书日记,也看过很多曾国藩的书法作品。虽然我不懂书法,但我的感觉是,字如果能写得和他一样,那当是一种十分荣耀的事情。我曾在网络上找到曾国藩的书法作品,与同事一起观看,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他的字并非闲之辈所能办到。如果说曾国藩字写得那么好,还认为是一种耻的话,那么,现在很多所谓的书法家,便真的是不知道羞耻了。
  就是说,曾国藩三耻所涉及的三个方面,似乎都很出色。当然,在这三个方面,也许他并不完全都是顶尖级的,但他都作得远远超过同侪。那么,曾国藩以这三个方面为三耻,是不是虚伪呢?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他没有必要在训导儿子时虚伪,那他为什么以之为耻呢?我的看法:一是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在这三个方面,虽然不一定像他所说的是一种耻辱,但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三个方面作得与他的理想还有很大距离,尽管在我们看来,他已经超出同侪很多了。想来,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与他对自己要求很高有直接关系,由于他志存高远,所以才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说,这不是虚伪,而是虚心,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二是他向儿子说自己的三耻,显然是通过现身说法,来教育儿子,这样的教育更有针对性,且能激励孩子奋发努力。
  当然,曾国藩所谓的三耻,也许正表现了深知知耻近乎勇的儒家精神,因为有耻,方能奋发,曾国藩之所以一生文武兼备,想来与他这种知耻的精神有关。
  2011年12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装系统
后一篇:鸿鹄虚拟光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