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尚志民王晓明 |
长期以来我都在致力于寻找值得长期托付的主动型偏股基金经理,我相信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虽然可能很难,很少找着。然而最近听说的一件事,还是让我十分震惊。
一家北京大型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还有一家深圳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个人都有数千万资产交给阳光私募在打理。为什么没有交给自身公司?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在公司,目前根本管不好自己的钱。
尽管清楚多数从业人员都不信任自身这个行业,但这件事还是有些冲击。因为在我的了解中,这两家公募基金都有非常不错的长牛基金经理。听说这件事后,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标准。
我有个观点,看基金行业是否走在正确道路上、是否值得投资者信赖的衡量标准之一,是“能否吸引到最顶端从业者将资产托付给自身行业”。在此之外,哪怕是行业增加了再多的功能,再多的公司、规模,都是不值一提的。
就像2012年政策上对行业彻底的松绑,让基金公司可以放开手去蚕食券商、信托、银行的领土,巨变、裂变被认为到来了。如果仍然吸引不了行业从业人员的资金,那我觉得作为普通投资者也没有丝毫值得欢欣鼓舞的地方。
对于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投入精力的是如何借助这个行业找到让资产长期增值的重要方式,即寻找优秀的主动型偏股基金经理。而经验,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篇短时间促成的小文即是尝试之一。
连续业绩超5年基金经理共77位
文/尚志科
在投资行业,牛人都是熬得久的。查理·芒格曾说他“不见40岁以下的年轻人。”意思是,他不相信一个人不到40岁的人,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内地年轻的基金行业,如果以此衡量,恐怕我们找不出多少基金经理符合此要求。有统计显示,70年代出身的基金经理竟然略超3/4。而“老将”的不断离去,让拥有持续业绩记录的基金经理越来越稀缺。2012年,先后就有刘文动、邹唯、王亚伟、杨锐、宋小龙、沈雪峰、付勇等人,或离开行业,或不再管理基金。
还有多少“老将”留在基金管理岗位上?综合投资经验、业绩稳定性等因素,笔者统计了在单只基金上管理至今连续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截至2012年底这一群体共77位。
不足10%连续任职超5年
曾经采访过的一名有近20年投资经历的私募老总表示,在他看来投资成功60%靠运气。“30%是经验,做的多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应对策略,所以投资是艺术而不是技术。另外10%是心态,但这个是天生的。所以,能决定的只有经验。”
在国外,40岁~45岁的基金经理,处在一个比较好的黄金时段。毫无疑问,投资需要阅历、经验,需要用岁月来积淀。但在内地,这个年纪的基金经理有些偏大。
国外有极端研究表明,要从统计上证明一个基金经理的成功源于能力,而不是运气,大概需要20-800年的时间去检验其长期业绩。
2010年曾做过统计,找出了此前“连续3年进入同类前1/3的基金”。连续3年保持稳定,即使基金经理没有变化,却并不必然意味着以后仍然优秀。如今回头看,有的基金仍然持续领先,如嘉实增长,也有的基金中间陨落。
77位连续任职超5年的基金经理,在目前825位在职基金经理中占比不足10%。当然,有部分基金经理管理年限并不短,但因为变换岗位没有积累持续的产品业绩。
尽管经验不代表全部,但那些从业年限较久的基金经理,总体来说,其所管理基金业绩表现较那些年轻的基金经理更好。“担任基金经理年限更久的‘大佬’们,在风云际会的资本市场‘浸淫’多年,经历风雨无数,无论是从投资心态还是投资手法上看均已游刃有余。”晨星一篇报告中指出。
王晓明尚志民任职回报最高
光鲜夺目的冠军“宝座”很少人能常坐。相较而言,投资经历丰富、任职以来回报高的基金经理,才值得持续关注。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任职以来回报高的基金经理是王晓明和尚志民,回报各为492.85%、429.78%。王晓明从2005年11月开始管理兴全趋势投资,尚志民从2003年开始管理基金安顺。
嘉实增长邵健、泰达宏利精选刘青山、富国天益价值陈戈、富国天惠成长朱少醒、海富通精选陈洪创造的任职以来300%的单只基金回报,起始管理时间也在2003年~2005年之间。
年化回报率最高的偏股方向基金经理为王晓明,7年多来的年化回报率达到27.84%。与王晓明一样都是2005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至今,且年化回报超过20%的还有朱少醒、陈戈、易阳方。此外,张晓东2006年6月管理国富弹性市值至今,年化回报率也超过了20%。
与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起始管理时间在2003年~2005年之间类似,成立5年多以来回报跌幅超过30%的偏股方向基金,成立时间大部分在2007年9月~10月高点位置。
这也说明,除了找到好的基金经理,进行基金投资时择时很关键,基金成立时间对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华夏老将最多
拥有5年以上连续任职基金经理数量,在基金公司间是如何分布的?
目前拥有基金经理数量最多的华夏基金,34名基金经理中又5名在目前基金的管理岗位上超过了5年。这5位又管理着不同类别的基金,如既有上证50ETF、中小板ETF基金经理方军,也有封基基金兴华的基金经理阳琨,还有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胡建平,以及QDII华夏全球基金经理周全和杨昌桁。
阳琨与胡建平的任职经历都是自2007年,不过三只基金至今都累计了20%以上的回报,基金兴华更是有50%的回报。而2007年10月成立的华夏全球目前仍有17.3%的跌幅。
统计显示,易方达、富国、景顺长城各有4名基金经理有上述特点。在易方达,吴欣荣2006年6月开始管理易方达价值精选,至今回报167%,年化回报为16%。另有管理易方达上证50、易方达深证100的林飞,易方达价值成长潘峰和易方达积极成长何云峰。
富国的4位基金经理大部分为偏股方向,如陈戈、朱少醒、毕天宇。此外饶刚管理的富国天利增长,2006年1月至今回报为126%,年化回报率超过了12%。景顺长城的4位基金经理,分别是景顺长城动力平衡毛从容、景顺长城新兴成长邓春鸣、景顺长城资源垄断陈晖、景顺长城内需系列王鹏辉。
此外,5家基金公司有3位基金经理连续任职经验超5年,这些基金经理多位主动偏股方向,且大部分拥有不俗的表现。如任职记录保持者海富通精选陈洪,还有嘉实旗下邵健。他管理的嘉实增长2004年累积了393%的回报,年化回报率为19.8%。
兴业全球虽然成立时间不早,但王晓明、董承非、杨云三人各有特色,分别管理着兴全趋势投资、兴全全球视野、兴全可转债3只绩优基金。中银旗下突出的基金经理为中银收益陈军与中银中国孙庆瑞。另外,程世杰管理的鹏华价值优势也值得重点关注。
旗下有两位基金经理有上述记录的公司,共有博时、大成、广发、国海富兰克林、华安、华宝兴业、汇添富、南方、诺安、泰达宏利、银华、长城12家。这些基金经理中不少长期业绩稳健。如博时主题行业邓晓峰、广发小盘成长陈仕德、广发聚丰易阳方、国富弹性市值张晓东、国富潜力组合朱国庆、泰达宏利精选刘青山等。
工银瑞信、新华、融通、华泰柏瑞、汇丰晋信5家公司各有1位连续任职超5年的基金经理。这意味着,剩下的基金公司都没有连续任职至今满5年的基金经理。
可参考阅读: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130203/232514488785.shtml
连续任职超5年的基金经理业绩前10名 |
||||||
基金经理 |
基金名称 |
任职日期 |
任职以来回报(%) |
任职以来年化收益率(%) |
投资类型 |
出生年份 |
王晓明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 |
2005-11-03 |
492.85 |
27.84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1974 |
尚志民 |
基金安顺 |
2003-09-18 |
429.78 |
19.46 |
封闭式基金 |
1968 |
邵健 |
嘉实增长混合 |
2004-04-06 |
392.56 |
19.80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 |
刘青山 |
泰达宏利精选股票 |
2004-07-09 |
369.48 |
19.78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1969 |
陈戈 |
富国天益价值股票 |
2005-04-13 |
362.87 |
21.69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1972 |
朱少醒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 |
2005-11-16 |
337.99 |
22.73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1973 |
陈洪 |
海富通精选混合 |
2003-08-22 |
318.68 |
16.36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1969 |
陈仕德 |
广发小盘成长股票(LOF) |
2005-02-02 |
297.87 |
18.85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 |
易阳方 |
广发聚丰股票 |
2005-12-23 |
290.96 |
21.14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1970 |
张晓东 |
国富弹性市值股票 |
2006-06-14 |
246.83 |
20.61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