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红楼再比较——拍摄动机
(2010-07-27 08:14:46)
标签:
杂谈 |
对于新版《红楼》,民间和媒体普遍认为是失败之作,与87版《红楼》相比,简直臭不可闻。对李少红的讨伐之声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发起抵制,其理由无非是:新版《红楼》制作态度不端,糟蹋了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姑且认同这些观点,但是,新《红楼》为什么会烂?李少红的不用心又体现在哪里?从两部剧的制作流程去看,其制作细节都有哪些不同?——成果上的差别显而易见,导致成果的原因差别却没被讨论,这一次,我们想展示的就是两种成果背后的不同制作流程,你会看到,不管是创作环境还是社会风气,87年与二零零几年都有巨大的不同。我们无意于为李少红平反,她自然是要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付上全部责任的,但也无意否认李少红的种种委屈。我们想说明的是,在21世纪,我们只能出现这样的《红楼梦》,87年的红楼、曹雪芹的红楼,都永不复现。我们不能接受新《红楼》,只能说明我们不能接受这个时代了。
此系列文章转自_《南都娱乐周刊》记者 艾辉 张燕 曾明辉
第壹回拍摄缘起
旧版:以文化责任感为动机
用今天新鲜的话来说,旧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的自制大剧,依托的是央视这样一个大平台—其发起单位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为主,该中心是1983年成立,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视观众制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作品,而改变当时译制剧和港台引入剧为主的局面。而另外一个背景是,央视希望通过拍摄名著来弘扬民族文化,在当时这并非宣传文件上的口号,他们真是这样想的,据导演王扶林回忆,当时有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某名牌大学中文系居然很多学生没看过四大名著,更令他们感觉到任重道远。
新版:为不使准拍证过期而赶鸭子上架
据记者了解,新版《红楼梦》重拍事宜一波三折,前后历时5年,曾先后报批两次,第一次就是因筹备工作不到位一再搁置,最终导致准拍证过期。此次立项报批是第二次,最后由广电总局唯一授权拍摄许可证的华录百纳协同中影集团在2006年启动该项目,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出任总制片人,同时与北京台签订合约,举办大型“红楼梦中人”海选活动,选出符合条件的演员,开始拍摄。但据记者了解,作为新红楼梦最大的投资方的华录百纳依然有点赶鸭子上架,他们是2006年3月拿到了拍摄许可证,赶在当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电视剧拍摄备案公示取代立项审批”新规之前。按照原有规定,一般题材电视剧从准拍到建组的时间是两年,这就意味着新版《红楼梦》必须赶在2007年3月份之前开拍,否则准拍证可能失效。从时间来看,留给新《红楼梦》的准备期并不长。
批语:动机不能决定结果,但必定影响过程。旧版因文化责任感而启动筹拍工程,新版则是为了不使准拍证过期而匆忙上马,差别有多大,不用明说了吧。
此系列文章转自_《南都娱乐周刊》记者 艾辉 张燕 曾明辉
用今天新鲜的话来说,旧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的自制大剧,依托的是央视这样一个大平台—其发起单位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中心为主,该中心是1983年成立,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电视观众制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作品,而改变当时译制剧和港台引入剧为主的局面。而另外一个背景是,央视希望通过拍摄名著来弘扬民族文化,在当时这并非宣传文件上的口号,他们真是这样想的,据导演王扶林回忆,当时有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某名牌大学中文系居然很多学生没看过四大名著,更令他们感觉到任重道远。
据记者了解,新版《红楼梦》重拍事宜一波三折,前后历时5年,曾先后报批两次,第一次就是因筹备工作不到位一再搁置,最终导致准拍证过期。此次立项报批是第二次,最后由广电总局唯一授权拍摄许可证的华录百纳协同中影集团在2006年启动该项目,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出任总制片人,同时与北京台签订合约,举办大型“红楼梦中人”海选活动,选出符合条件的演员,开始拍摄。但据记者了解,作为新红楼梦最大的投资方的华录百纳依然有点赶鸭子上架,他们是2006年3月拿到了拍摄许可证,赶在当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电视剧拍摄备案公示取代立项审批”新规之前。按照原有规定,一般题材电视剧从准拍到建组的时间是两年,这就意味着新版《红楼梦》必须赶在2007年3月份之前开拍,否则准拍证可能失效。从时间来看,留给新《红楼梦》的准备期并不长。
批语:动机不能决定结果,但必定影响过程。旧版因文化责任感而启动筹拍工程,新版则是为了不使准拍证过期而匆忙上马,差别有多大,不用明说了吧。
前一篇:家有考生——张光北一家
后一篇:新旧红楼再比较——资金来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