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温度仪表选型插入深度要求几个规范汇总

(2020-08-22 21:26:07)
分类: 工程设计
一、《HG/T 20507-2014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4.1 一般规定
温度检测元件浸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温度检测元件浸人深度的选择应以温度检测元件插至被测介质温度变化灵敏,且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为原则。
2 当温度检测元件在满管流体管道上垂直安装或与管壁成45°角安装时,温度检测元件末端浸入管道内壁长度不应小于50mm,不宜大于125mm。
3 温度检测元件在设备上安装时,温度检测元件末端浸入设备内壁长度不应小于150mm。在烟道、炉膛及绝热材料砌体设备上安装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

二、《SH/T 3005-2016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5 温度仪表
温度计套管的插入深度应保证测温元件的端点位于被测介质温度变化的灵敏区域。在管道内安装时,插入深度宜位于管道直径的1/3到1/2处,并且应至少插入管道内50mm;在容器内安装时,插入深度距容器内壁宜至少150mm,但对于带有搅拌器的容器插入深度可适当缩短;

三、《SH/T 3104-2013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 
5 温度测量仪表
5.1 温度元件保护套管
5.1.1 在工艺管道及设备上安装、并与工艺介质接触的温度元件应配置保护套管。
5.1.2 公称压力大于等于PN110(Class600)高压反应器的多点式温度元件的保护套管宜设置压力仪表,用于检测套管泄漏。
5.1.3 温度元件保护套管与过程接口宜采用法兰连接,在不允许采用法兰连接的场所,应采用焊接,公称压力小于等于PN20(Class150)及非危险性介质(水、空气、氮气等)的场所可采用螺纹连接。
5.2 安装要求
5.2.1 当温度测量元件在管道上安装时,宜垂直插入管道内;当在弯头处或倾斜45°安装,温度测量元件应与介质逆向。
5.2.2 当温度测量元件在管道上安装时,感温部位应全部进入管道内,温度灵敏段应充分接触被测介质。
5.2.3 当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在直径小于DN80的管道上安装时,管道局部应扩径(温度仪表安装管道的扩径方式参见附录F),或安装在弯头处,扩径的要求如下:
a)公称压力小于等于PN110(Class600)的管道,扩径至DN100;
b)公称压力大于PN110(Class600)的管道,扩径至DN150。
5.2.4 炉膛热电偶接线盒与加热炉绝热层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5.2.5 加热炉管表面热电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热电偶与炉膛应采用法兰连接;
b)热电偶的长度应充分考虑炉管的受热膨胀因素;
c)热电偶的刀刃状端部应紧密焊接固定于炉管上,刀刃长度不少于50mm,在靠近刀刃处采用适当的金属卡子将热电偶焊接固定在炉管上。
5.2.6 设备上温度测量元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不同标高的温度元件宜安装在同一方位;
b)宜水平安装,特殊要求可45°安装;
c)应避免安装在介质不流动的区域内;
d)应避免与设备内件碰撞;
e)应避免与设备周围的梁、架、梯等构物碰撞。
5.2.7 耐磨热电偶末端露出设备的外套管长度宜为100mm~150mm。
5.2.8 储罐上温度测量元件的插入深度不宜大于400mm,安装位置应高于罐内加热盘管600mm。在浮顶罐上安装的温度测量元件不应妨碍浮顶移动。

四、DL 5190.4-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4.2.14 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不小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插入深度宜为100mm。
2.一般流体介质管道的外径不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2;外径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
3.烟、风机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3-1/2。
4.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应浸入被测介质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