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闽南古村落——埭尾村

(2011-03-01 10:18:58)
标签:

闽南古村落

漳州龙海

埭尾村

南溪

文化

分类: 我行我述

    贝壳说要带我们去一个他十年前去过的好地方,我们一行五人自驾从厦门到了漳州龙海市东园镇,一路上询问当地的百姓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埭尾村。埭尾村位于龙海市东园镇西部、南溪下游。其中埭尾社为陈姓聚居地,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25世孙陈均惠的第八世后裔开基。

http://s7/middle/49800473x9d627ebfe656&690

村口的榕树下南溪边有个妈祖庙

村里的宗族祠堂,祠堂门前是南溪,远处有座山,当地人叫XX山,当时询问时没听清楚。


梁上的漆画、贴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磨损,但从古厝精妙的构造和装饰,仍能看出当时埭尾富贵人家富甲一方的家世。  


村里的阿伯带我们参观了宗祠后又划船绕村子游了一下祠堂对面的南溪,南溪是九龙江的一段支流。


身临其处,真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


看这小溪、榕树、老厝、小船的景色,可以想象几百年前这里真是个世外桃源的地方

 

http://s14/middle/49800473x9d628708eded&690

 

http://s3/middle/49800473x9d6286bc9102&690

 这里的古厝傍水而建,布局具有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木雕、砖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http://s6/middle/49800473x9d62e1e24b95&690

写着“颖川”的门匾,就可以推断出他们是陈姓,闽南人的先祖多来自中原河南。

 

http://s15/middle/49800473x9d62858b73ce&690

 

http://s14/middle/49800473x9d62e23de1ed&690

古厝前面大都留着十多米宽的埕,平常的农事、大型活动就在这一片大埕中举行。

 


村里的观音庙,逢观音诞会有活动很热闹。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所有边门都打开,一条由村头连到村尾的快捷通道就这么形成了。老人们说,当时下雨天不带雨伞跑遍全村也不会淋湿,抄的就是这条捷径。


 
在夕阳下,我们离开了美丽的埭尾村。

 

    埭尾村古村落是龙海市目前发现存有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以说是闽南建筑装饰的一个缩影,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研究闽南地区建筑风格嬗变及村落发展史的重要实例。

    古厝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我们远古的祖先,拔山涉水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山区。在寻找和建立家园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堪舆观测,趋利避害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栖息,生产生活的家园。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对自己理想家园的追寻,将起居生产生活设计的建筑功能性和外部环境的景观性完美的结合。如今西方提倡生态环境学与我们先人的智慧是否能有一个结合呢?现在西方的建筑注重单体的个性,很多建筑本身功能到设计都没有问题,但是放在特定的环境就显得不合适。我们的传统建筑中留下了大量的民居,不但单体建筑上结构合理装饰精美,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与建筑规划的设计上,在开辟村落时将建筑和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利用自然的条件,经过了几代人的延续不断完善形成了很多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村落建筑。以体量大、风格较统一的建筑群组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广东的梅州客家围龙屋、福建的客家土楼、福建的闽南建筑、徽州的皖南建筑、江浙的水乡建筑等都体现这一特征,这也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个显著的文化特质。在环境和建筑的关系上,先人在尊重自然敬重土地的关系上建立家园,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福祉,这也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意义。这是一个民族对理想的生活和家园的追求,心安处是家,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的不仅仅在我们心中,也曾在我们祖先栖居的这片土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