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震重庆消防官兵四川北川救援搜救纪实杂谈 |
按照公安部消防局的统一部署,重庆消防部队抗震救援队于5月13日早晨出发,作为全国消防部队救援第一梯队驰援地震重灾区之一——四川绵阳市北川县。5月12日的地震将着座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变得面目全非。由于地处山区低洼地,强烈的地震不仅将全县的房屋几乎全部夷为平地,部分房屋甚至被山上冲下的泥石流瞬间覆盖。这个拥有1万多人口的小城,目前确切证实成功逃生的仅4000余人。
由于天气恶劣,道路受损严重,不时的余震不断制造山体滑坡,致使救援队伍行进迟缓,13日当晚7时30分救援队伍艰难地到达北川受灾核心区域。面对的是更加揪心的场面。容有1800名师生的北川县中学两栋五层高教学楼完全垮塌,至少上千名师生被废墟掩埋,现场惨不忍睹。多名同学的家长焦急地在废墟上呼喊亲人的名字,有的母亲抱着被褥急切地等待救援人员地到来,有的家长见到救援人员,痛哭着央求立刻进场救援。
由于道路不通,大型机械就运不进去,一些艰巨的救援工作就开展不了。场外的武警,解放军部队由于没有专业设备,也未受地震的专业搜救训练,四川本地的消防力量奔赴了其他灾区。因此现场搜救的重任落在了前去救援的重庆消防部队身上。与四川绵阳当地消防一道在现场勘察后,指挥此次救援行动的总队副总队长李明才,副政委徐烛指示部队立即展开,按现场救援方案分成两组进场救援。
重庆消防部队为此次增援作了充分准备,救援队伍包含了搜救犬分队、抢险队、医疗队、后勤通信保障队,23辆消防特勤车辆,现场救援在现场指挥,各组人员的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展开。由于地震时正值下午上课时间,大部分师生在震时瞬间就被坍塌的楼板掩埋,幸存者在楼板下发出了虚弱的呼救声,救援队在确立幸存者方位后,迅速使用破拆工具和起吊设备,将楼板切割,吊离。10点26分,现场传来第一个令人欣喜地消息,第一名伤员被成功救出。一幕幕荡气回肠的生命凯歌也就此奏响。
消防官兵成功施救令父女团圆
北川县市民王老师在地震后从县城的一片废墟中爬出,顾不得身上的伤口,直奔北川中学,寻找他的女儿,眼见面前中学教学楼一片废墟,执着的王老师不相信自己女儿已经罹难,爬上废墟四处呼喊女儿的名字,父亲声嘶力竭的呼叫声唤回了女儿的回应。终于从一个完整楼板下,传来了女儿的声音,王先生激动不已,因为没有专业工具无法施救,王老师守在盖住女儿的楼板上哪里也不肯去。
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王老师心急如焚,等到重庆消防官兵第一时间赶到时,马上给现场官兵说明了女儿埋压的位置,重庆消防官兵经过现场勘探,决定将楼板盖住幸存者的部分切割吊离,时间分秒必争,很快重庆特勤官兵就用专业设备将切割部分挨着打上吊洞,在现场吊车的配合下小心翼翼地吊开楼板,一个矮凳高地夹缝显露在官兵面前,兴奋的特勤官兵迅速俯身到夹缝里察看,原来,一张铁制地坐椅不仅保护了王老师女儿的生命,同时还保护了另外三名同学。特勤官兵在使用专业设备排除障碍后,成功地将四名幸存的同学成功救出。此时,王老师已经激动地不能说话,一直跟着现场医疗地消防官兵,眼里满是热泪。
现场消防官兵忘我精神令人动容
重庆增援的消防官兵很多原籍都在四川境内,渝中区支队一中队士官陈浩的老家就在四川江油,地震后一直不能和家人联系,像很多其它的重庆消防抢险队员一样,不能回家和亲人团圆。“拯救群众同样是在拯救我的家人”,陈浩把对家人的思念与期盼化作了拯救群众的动力。在救灾现场,官兵们顾不上休息,在梁平通宵救援后在北川连续作业,有的官兵在现场手被钢筋扎破了,在现场医疗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截至14日上午十点,在现场成功营救出15幸存学生。重庆消防官兵在北川忘我地战斗着,用最忠诚地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地誓言。(重庆消防总队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