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圃旧事——祖父

(2012-10-25 09:53:09)
标签:

粪箕子

博古斋

甜瓜

中国农民

祖父

文化

分类: 哲理故事

祖父是去年冬月十六日老的,八十三岁,寿终正寝。祖母生前讲过祖父的经历: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在太祖母和二曾祖父的照看下长大成人,先是随二曾祖父讨饭,后是自己勤劳持家,又因为父亲是独子且和他一样勤谨,所以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家的经济条件在村上一直相对较好的。

祖父是标本式的农民,在他身上几乎有中国农民一切必有的特点。在我很小的记忆里,他总是天还未亮就起床,背起一个宽大的粪箕子满村去拾粪,有时候也会拾到村外田间。因为那时民风淳朴加之生活艰难,所有人家并不把自己家的牲畜圈在家里,而是尽可能地放出去让它们自己寻点吃的,所以,一天到晚满大街都是家畜和家禽,一大早起来总会看到街上遍地禽畜粪便,以猪粪居多。一年四季,不分寒暑,祖父几乎每天在我们起床之前都能拾回两粪箕子大粪,年年我家都会有高高的一大堆绿肥,正因为此,我家的庄稼一直是全村长势和收成最好的。

祖父不喜欢待在家里,喜欢从早到晚在地里侍弄庄稼。他在田间地头种上多种多样的作物,一年到头有干不完的活,当然于他也有享受不完的乐趣。

生产队解散了,包产到户,各家各户开始了自己的发家致富之路。祖父和父亲在村南我家责任田里抬起几分地开始种菜种瓜。菜主要是白菜、萝卜、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瓜是甜瓜,品种也有好几样,有通体洁白,落蒂后干面且有点噎人的,有熟透后通红且香气四溢的,还有被我们成为洋菜瓜的一种,个头很大,一个能有好几斤,熟透了有西瓜一样的红瓤,不熟的时候也是甜甜脆脆的,不像其他甜瓜不熟的时候很苦。

父亲在菜园边拓坯盖了一间小屋用来看园,倒不是防贼,那是民风还好,主要是防乱跑的牲畜,怕它们糟蹋瓜菜。白天,祖母在那里看着,正好祖母身体胖,怕热,那里池塘边大柳树下很是凉快。晚上,看园的任务就交给了祖父和我。其时我正上小学,放了学就去园里,或帮忙摘摘瓜菜,或浇浇水,或给西红柿和甜瓜打打杈,晚上就和祖父睡在园里。有时星期天,祖父也会带上我一块用地排车拉上一筐瓜到公路上去卖。所以,现在一到喻屯甜瓜收获的季节每当看到公路边卖瓜的人,我就不自觉的产生一份旧忆的冲动,似乎从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其实,我小时候一直跟祖父睡在一起,即使到了冬天,我们回到家里,直到我上了高中离开家。一来解闷,二来多少是个帮手。也正是这样,对祖父的劳动和生活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农闲时节,祖父总是为焦麦炸豆时做准备。到了农忙时他几乎成了一个狂人,打谷场上他干活总有跟人较劲和比赛的意味,无论是扬场还是挑麦秸,几乎所有给他打下手的人都难以坚持到底,大家累得气喘,他竟还嫌慢,我们也几乎看不到他有累的意思。

父亲担心他,不想叫他干那么多,总是给他派一些轻点的活儿,但最终是因为他不满意别人干活的速度和质量仍然干很重很多的活儿。

家里先后喂了很多牲畜,有马,有驴,有牛。其中牛喂的时间最长,祖父和我是饲养员,干活时,总是祖父驾辕我牵牲口,祖孙俩配合默契。到了农闲,我和祖父一起就睡在喂养牲口的屋里,那时小,竟也一点没有反感牲口圈的那种气味,反而感觉晚上听着老牛咀嚼的声音很有意思,所以我了解很多牲口的脾性就是那时的收获。

后来为了增加收入,父亲借助他当年在生产队的科技队里积累的技术开始养长毛兔,除了给牛割草以外,我们又增加了给兔子割草的任务,牛和兔子的食性不同,所以要割不同的草。虽然后来用了三轮车,祖父一样喜欢在出门的时候就背上一个粪箕子回家时就背一大捆草回来,他这样劳动一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好多年,在他七十多岁时,还能背起让很多年轻人都感到很吃力的一大捆草。

祖父一生未辍劳作,直到他去世前的半年还在田间劳动,父亲总是不让他干,说村上的邻居会说我们虐待老人,但是总不能管得住他,一眼看不见他又到了田间或则菜园里,浇浇水,除除草。

去年秋收,稻子放倒了,突然下了几天的连阴雨,看着一地的庄稼泡在了地里,一辈子没有瞎过粮食的他急火涌心,从那就几乎没有再离开病床。

在祖父离开的头几天晚上,父亲说,看来是不行了,我也感觉到他行将离开时的恐惧。他一直待见我,这时候更是这样,对谁都不满意,只有我在他面前他才很平静。白天,我给他做他平时喜欢吃的东西,晚上,我和小时候一样和他睡在一起。中间有一天,他有了明显的起色,现在想来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吧,母亲说:“看这样,兴许这几天没事儿,你还忙,晚上就别陪着了。”我当晚回到自己的小家里,第二天一早,母亲打电话说,祖父老了。

回家奔丧的途中,我想了很多,心情似乎也释然了,祖父一辈子都要强,农活从没落在人家后头过,这次,真的不能劳动了,躺在床上到肯定会损伤他作为农民的自尊。八十三岁,一位标本式的中国农民也算是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吧,毕竟在他辞世前的几个月还在劳作,还在做着一个农民的事情。


                                                       博古斋
                                          2012年10月22日   重阳节前夜

文章出处:http://user.qzone.qq.com/275344002/blog/1350913987#!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09139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