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荒如今不再“荒”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遂旺
竹影石坊篱笆,小桥流水人家,红旗渠从村中安静穿过。农家小院的“石头房”让人开眼,还有那三个人很难搂抱的千年皂角树,古老而神秘。行走在太行山下的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诗情画意随处可见。
然而就在三年前,庙荒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荒”,村民走泥路、吃水窖,300多亩耕地靠天收……
庙荒村从“荒芜”变成“美丽如画”,靠的是啥?靠的是脱贫攻坚。
驻村第一书记陈军刚来时,村委会一穷二白,欠债20多万元。2015年,林州市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光伏扶贫”思路,陈军马上找到扶贫和电力部门沟通争取,在庙荒村建成林州第一家12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村集体当年一下子有了10万元收入。随后,成立种植合作社,每年可增收15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村,成立幸福庙荒旅游发展公司……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18年突破40万元,全村陆续有13户村民开办农家乐。
庙荒村是林州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林州市突出“精准”二字,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金融扶贫等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教育等保障性政策,持续深化“工业扶贫、建筑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6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今年年底,剩下的10个贫困村将全部摘帽,3520人稳定脱贫。
(原载2019年09月23日《河南日报》12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