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生产自救
——安阳长顺印务公司见闻
□本报记者 张遂旺
近日,记者在长顺印务公司采访时看到,《安阳市文化产业精品展》一书正在机器上飞速印刷……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家在灾后所表现出来的坚强让人敬佩。
7月1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处于低凹地带的长顺印务公司陷入了近1米深的大水之中,员工们虽然奋力抗险,但整个办公区域和部分车间仍被水淹,材料库、设计部和数码制版车间涌入了大水,不少机器设备瘫痪,生产计划全部打乱,洪水对该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在重大灾情面前,长顺印务不等不靠。市、区有关部门纷纷前来查看灾情,该公司不提困难,不向政府伸手、叫苦,而是团结一心,迅速将服务生产的诸多科室腾挪到生产车间一角临时办公。10多台电脑全部被淹,为众多客户设计的文稿无法输出。公司总经理刘才瑾向多家电脑公司求援,3名电脑高手连夜奋战将部分硬盘恢复。工作人员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台电脑存有《清丰年鉴》的书稿,这是设计员干了半年时间的成果。因这台电脑的硬盘无法恢复,急得前来校对的客户上火:“上边等着急要,这可咋办?”设计员突然想到,曾经用电子邮件给客户发送过文稿,灵机一动,在邮箱找到了此稿,使客户喜上眉梢。
争分夺秒抢时间。长顺印务公司从美国购进的柯达数码制版机电路板进水,公司第一时间与购进企业驻国内办事处联系,第二天对方就派工程师前来解决了难题。电脑磨锋机是生产中的重要设备,电脑程控系统进水,用吹风机吹干后程序仍无法恢复,长顺印务公司迅速与生产厂家联系安装程序,困难迎刃而解。
安阳师院、安阳工学院的学报都在长顺印务印刷,两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想,因这场水灾,他们印刷的刊物肯定不能如期与读者见面。让这两所高校出乎意料的是刊物竟如期送达。长顺印务公司的业务经理说:“在灾情面前,我们坚持顾客至上,不计成本。我们一定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不给政府添麻烦。”
当记者离开长顺印务公司时,看到公司办公区正在重建,印刷品在生产线上流转着。记者想到,灾情发生后,企业不讲困难,而是迅速想方设法开展灾后自救,采取有力措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了不等不靠,这正是可贵之处。(原载2016年8月4日《安阳日报》二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