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华的绿色农业创业梦
(2016-07-12 18:32:50)
李英华的绿色农业创业梦
□ 本报记者 张遂旺
申 昕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李英华的花海田园绿色生活体验园,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下,蔬菜即将栽培,园区内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一块约40亩的大田旁,记者看到此地被分割成数百块规整的地块,不解地询问:“这是搞的啥名堂?”李英华笑答:“眼下,不少市民,尤其是退了休的职工,很想体验农耕田园生活,这样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吃上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我们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需求,将大田进行切割分租,并进行技术指导服务。走创业路也要研究供给侧,研究国家的方针政策。”
当记者询问这些奇思妙想的灵感来自何处时,李英华坦言:“有一次,我去青岛参加一个立体绿化博览会,不少农业发达国家的园艺农业专家谈到立体绿化、立体农业前景无限,一下打开了我的思维空间,这不是很好的创业方向吗?”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李英华没有盲目地上项目,而是远赴国内探索此项研究领先的上海取经,她执意把创业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2014年12月底,李英华开始进行小面积的无土栽培尝试,大获成功。万事俱备,李英华四处寻找适合建设绿色生活体验园的土地。李英华苦苦寻找的土地,必须原生态、无污染,这些要求在当下实在可贵。直到发现位于弦歌大道与朝阳路交会处东北角一块110亩的土地,上层空间被一家光伏公司铺满光伏发电板,下层的土地却荒芜着。“这块土地太难得了,静养了7年,远离工业,土地肥沃,水质也没有污染。”李英华激动地说,“这样的土地是真正的无污染,极其稀少,可遇不可求。”
她主动与光伏公司谈了自己的合作意向,双方一拍即合。
110亩的土地资源,采用“光伏+农业”模式,土地被李英华盘活了。经过半年的修葺,园区已经初具规模。绿色生活体验园内规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有侧重于科教、运用无土种植技术的蔬菜博览园,也有适合休闲娱乐的书吧、素食馆,李英华甚至还打算把孔雀引进园区,在这里建造一座孔雀园。她坚持着自己做绿色农业的创业理念,在保持自然土地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不断改善土质:坚决不用化肥,全部使用有机肥;除草不施除草剂,而是工人拔除或者锄除;农药极少打,偶尔用,也需由专家指导;土壤定期检测,确保养分均衡。她说,只有保持土地的纯净,才能产出真正无公害的健康农作物。正是由于李英华的执着,这块都市农业区域刚刚规整完善就受到不少人热捧。
李英华兴高采烈地说,农业园的第一块土地,租给了一对很有健康意识的退休老年夫妻。他们种植了辣椒、生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两三天就来一次,悉心打理菜地。没过多久,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不少人纷纷来此观摩,也想体验田园生活。这块土地顿时热闹了起来。据了解,在国内不少大城市,类似这样的都市农场深受追捧。一年2000元的租金,可以种植蔬菜或花卉,不仅有人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而且还负责为顾客提供有机肥料。种植方式如此便捷,当然火爆。
“最近,日本几家公司价格高昂的绿色农产品,在线上被炒得火热。他们在山东莱阳租下大片耕地,任其多年荒芜只为了改善土壤的品质,产出真正健康无污染的安全食品,这与我的绿色农业理念不谋而合。”李英华直言,“我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胆大心细’4个字。在当下人人都想创业的社会环境中,盲目创业是大忌。只有摸清市场,大胆确定创业目标;看准政策,了解国家的政策支持;深入钻研相关专业技术,再加上坚持创业初衷,才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所在。”(原载2016年7月12日《安阳日报》二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