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碰硬见实效 建章立制防回潮
城乡公交车占道拉客现象基本消失
市民发现占道拉客现象可拨打监督电话2519952
本报讯(记者 张遂旺
高倩 实习生
陈霄)昨日,记者在市解放大道火车站、彰德路文化宫等处发现,城乡公交车占道拉客的现象已基本消失,多数城乡公交车每次到站都是在乘客上下车后便及时开走。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市交通局迅速开展了专项整改治理工作。
为方便市区周边乡镇群众出行,我市先后开通了多条城乡公交线路,更新了133辆豪华空调城乡公交车辆,使乡镇居民的出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公交线路有12条,投入车辆113台,城乡公交化改造率达72%。然而,这些车辆在便民的同时,长期存在占道拉客现象。
11月26日,本报刊登了关于我市部分城乡公交车在市区繁华路段占道拉客,严重扰乱交通秩序、破坏城市形象问题的报道。文章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及市领导的重视,主抓城市管理的副市长唐献泰将该报道批示给市交通局局长路明军,并要求“相关部门严查该现象,再不能拖下去了”。
针对城乡公交车占道拉客现象,市交通局迅速对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加强源头管理与教育培训等工作展开专项整改治理。12月1日,市交通局副局长陈保安和市运管局局长巫利亚约谈了市安运公司、运联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求他们迅速行动,纠正存在的违规违章经营行为。随后,市运管局在汽车站召开安阳市城乡公交车专项治理现场会,带领企业经理及管理人员到汽车站、火车站以及彰德路、解放大道等路段,现场检查督导,对存在的车辆随意停靠等问题,作出限期整改要求。
为杜绝“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的现象,建立对城乡公交的长效管理机制,市运管局建立了道路客运企业管理考核制度,他们对企业管理情况定期检查,督导企业加强对单车、单人和现场运行秩序的管理工作,建立驾驶员教育培训例会制度。此外,针对企业建立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对市场查处的违章违规行为、服务质量投诉事件,除了进行经济处罚外,还将记入考核台账和档案,年底对全市客运企业进行统一评分评级,对违规行为多、服务质量差、社会投诉多的企业,降低其质量信誉等级,限制该企业发展,情节严重的注销相应客运线路经营权。同时,市运管局将加大对市区重点路段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增派一线稽查人员,对市区主要路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及时纠正和查处违规行为。
市安运公司、运联公司对城乡公交司乘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与他们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要求所有城乡公交司乘人员作出守法经营承诺,按照“三优三化”的标准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品质。同时,市安运公司、运联公司安排市场监督人员到市区重点路段对所属车辆运行秩序做好日常督察。此外,市交通局与市交警支队紧密配合,目前市交警支队已增派路面执法警力,严查违规乱停行为。市交警支队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下一步工作中,他们将增派巡逻警力,对长时间在公交站牌停靠的城乡公交车辆警告其快速驶离,同时采取印发宣传单的形式,在公交站牌向城乡公交车辆司机进行宣传,告知其不能在公交车站牌长时间停留,对不听劝阻的,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对当事人予以口头警告或者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原载2014年12月10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