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何时再“三包”
张遂旺
沿街店铺门前乱摆乱放,小吃摊前纸屑满地,线杆上张贴了花花绿绿的小广告……有朋友说,我市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又回潮了!这种现象看起来虽小,但眼下全市正在大力招商,若让外地客商看到此类现象,定会对安阳的城市形象打折扣。
两年前,我市用了十年之功、十年之力,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成果来之不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重心的转移,不少部门、不少人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松了劲儿,泄了气,乱象又抬头。俗话说不进则退。当下,我们如何保护和珍惜这块来之不易的奖牌,持之以恒,保持常态,不再搞运动式的突击活动,这使笔者想起了昔日的“门前三包”政策。
什么是“门前三包”?不少人或许淡忘了,或许一些人根本就不知,于是笔者找出资料与大家重温,“门前三包”指临街的单位、门店、住户担负一定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主要是指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其中,包卫生即做到门前无垃圾杂物、无污水污垢,门头规范整洁、无破损,卫生设施完好整洁;包绿化,即协助绿化管理部门管护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及时清理门前花坛内的垃圾杂物,不得在树上钉钉子和乱挂杂物等;包秩序,即禁止乱挂晒、乱占道、乱堆放、乱张贴等行为,对他人影响市容的行为有监督、劝说和举报的责任。
采用“门前三包”的策略,我市已经有了年头,而且颇有效果。它最大的特点,让我看来不仅仅是政府和部门参与,而是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笔者记得实行“门前三包”时,每日一巡查,每日一汇总,每日一整改,持续推进,有些区还出台了“红黑旗”配套制度,每周有专人对沿街商户和单位开展一次综合评比活动,对切实落实“门前三包”的单位和商户挂红旗,对表现差的单位和商户挂黑旗,以调动沿街单位和商户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眼下,卫生脏、乱、差,关键是环节出了问题,虽然有城管,但人手有限,根本管不过来。就拿街头的小商小贩乱摆摊乱设点来讲,常常是你城管前脚走,他后脚又回来,小商小贩与城管展开了“游击战”。若要让群众参与,实行“门前三包”是极好的良策。同时,我们还可以完善和创新,为签约商户建立数据库,城管部门将定期为商家出具“资信”状况,对于不讲诚信的商户,将资信报告抄送给金融部门和商户户口所在地的社区,信誉将打折,生意将受影响。对没有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或被挂黑旗的单位和商家,可以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城市管理。
获得荣誉不易,保持更难。笔者记得当初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时,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表示,“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了将我们这一荣誉长期保持下来,给招商引资创建优良的环境,“门前三包”不失为一副灵丹妙药。
(2014年4月17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