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的前提是不与网民兜圈子
张遂旺
近来,个别部门给本报网民来信的回复中,官话套话不绝于耳。有网民评价,这是绕弯子、兜圈子,遮遮掩掩,把百姓的期盼和信任扔到了九霄云外。也有网民说,这种回复与当下中央提倡的转作风相距甚远。
不少网民对本报《民生网事》版面信任,来信来电吐露诉求,我们有选择地将一些网民的心声见诸报端。我们的《跟踪报道》栏目,采用“上期回放”和“答复照登”的方式,为网民解答疑难。此栏目自开辟以来,许多单位见到来信,都能妥善处理,及时反馈信息,给网民留下了好口碑。也有极个别的单位虽然回复了,但却不敢让人恭维。笔者将一些回复简要摘录如下,让读者“欣赏”。
有位名叫“城市建设”的网友反映:“两馆”广场狗患成灾,每到晚上市民活动时,大量的狗招摇过市,广大市民很害怕。来信见报后,本报收到两家有关单位的回复。一家回复说,由于他们没有执法权,只能一方面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进行协调,另一方面对市民宣传教育并劝阻。此回复没有说怎么协调,怎么劝阻,谁来完成?另一家单位有执法权,他们的回复称:“我们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告知市民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文明养犬,规范养犬。”这样的回复,只是给网民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网民看到这样的回复,只会给其颁发一座“踢皮球高手”的奖杯。
还有一位网友反映,某幼儿园乱收书本费。有关部门调查后回复: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教辅材料,并对该园提出了相关要求。回复最后说,该家长可直接到幼儿园与园长联系申请退费。有网友说,这位家长还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这家幼儿园?这位家长去要钱是不是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网民们关心的是对这家幼儿园的违规应如何处罚,但回复中却只字未提。
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百姓诉求,是用心解决还是敷衍塞责,或是用废话空话套话与网民兜圈子,网民心如明镜。“群众的呼声,我们的责任”,这是本报《民生网事》版的宗旨。我们与网民互动,与百姓互动,就是将网民发出的一张张试卷交给有关部门,让其回答,让网民看看其能得多少分。我们期待相关部门更给力,通过这一张张试卷,查找不足,改进作风,改进文风,为百姓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原载2013年12月18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