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对老百姓的呼声麻木
张遂旺
前几天一场大雨,东区安惠苑南门前面的文明大道积水,交通中断,两辆公交车被淹,小区内的居民只能改道而行。
其实,这里的积水现象已不是人们第一次看到,逢大雨必涝,新闻媒体也屡屡曝光。然而,愣是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究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干部群众观点树得不牢、群众路线走得不正、群众利益维护得不好,把老百姓的呼声当成耳旁风。有人说,假如这里汽车被淹之后,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才会有人来管吗?到那时是要追究责任的,如果到了那个地步,有关部门的领导就很难稳坐钓鱼台了。
时下,我们一些干部衙门习气和当官做“老爷”的心态极为严重,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麻木不仁,严重伤害到老百姓的感情。有些干部不乐意,也不想听取群众意见,干事怕有错,即使有些事需要他们到基层调查研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没有看到真实情况,没有带着耳朵下去,没有认真倾听老百姓的真实想法,没有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和要求,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些人遇事绕道走,对难题踢来踢去,老百姓送给这些人的雅号是“最佳足球运动员”。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于我们一些干部来说,应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诸如安惠苑南门前积水的小事,人们谈论的还有很多,今后还会遇到很多难题难事,我们的一些领导应该第一时间去研究、去解决,不要让老百姓一遍又一遍地呼喊,不能再麻木不仁。我们在考核干部时,应当把如何面对群众意见,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入考核范围,并作为对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检验的标尺。
(原载2012年8月9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