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困难职工撑起一片蓝天

(2012-05-29 10:33: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安报作品

为困难职工撑起一片蓝天
——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十周年掠影 

   
    □ 本报记者 张遂旺

 

    20世纪末,在我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受结构调整、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下滑,一些职工面临着生活、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困难。为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2002年5月28日,市总工会大胆探索、勇闯新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安阳市特困职工援助中心,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意愿,将其拓展为安阳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十年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通过各种形式帮扶困难职工10万多人次,帮扶款物累计2000多万元。

    古人云:“能扶天下之危者,必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必享天下之乐。”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解除其燃眉之急,拉近了干群距离,融合了党群关系,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时下,我市帮扶助困送温暖活动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帮扶对象已从最初的国企下岗困难职工扩展到所有城镇就业者中的困难群体,包括农民工。从帮扶的内容和形式看,我市不局限于在节日期间向困难群体送慰问品,平时也提供各种帮助。

 

    不唱“独角戏” 齐声“大合唱”

 

    翻开我市帮扶助困的篇章,既有市总工会挑头,又有党政部门鼎力相助,还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们形象地说,工会不是在唱“独角戏”,而是形成了社会齐声“大合唱”。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全市组织39842名(次)党员干部参加帮扶活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帮扶资金8609万元,累计帮扶困难职工4.272万人次。

    这些数字看起来枯燥无味,但数字的背后却浓缩着党和政府及各级党员干部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工会对职责使命的高度自觉。

    有人认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的事。而在我市早已突破观念的误区和传统思维的惯性,它是党政部门和工会的共同责任。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日益蓬勃发展起来。

    十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帮扶活动的开展,定期听取工会组织关于困难职工帮扶情况的汇报,逐级成立帮扶援助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做到了自上而下统一部署,共同行动。各级领导持之以恒、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嘘寒问暖,为困难职工送去温暖之薪、希望之炬,有效地调动了党员干部参与帮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聂孟磊在谈起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时喜上眉梢:“党政赋予工会充足的资源和手段,是工会帮扶工作的根本保证。”市帮扶援助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挂帅,定期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安排部署“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并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发展与资金支持方面给予倾斜。市慈善总会坚持每年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资金,社会各界也积极进行捐助。

   “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立场,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列入重点工作计划,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委副书记李文斌坚定地说。

 

    用爱播撒希望

 

    “我叫朱秀琴,是安阳煤矿电机厂一名下岗职工,同时更是一个被市总工会帮扶长达十年之久的特困单亲职工。”

    2001年年初,朱秀琴的爱人因病不幸去世,作为一位身患多种疾病且做过乳腺癌切除手术的下岗职工,一个没有收入、女儿在读初中的单亲家庭,命运在这一年彻底改变。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候,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她伸出了援手。当聂孟磊主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不仅给其女儿送去学费和书费,给她送去救助金,还帮助她申请了低保,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予救助,给她带来了坚强生活下去的希望。

    如今,朱秀琴的女儿已研究生毕业。她开心地笑了:“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力所能及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

    像朱秀琴这样长期接受帮扶的困难职工还有很多,特困职工家庭遇到了意外事故、孩子上学等特殊情况,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会一次次伸出援手。接受帮扶的困难职工家庭,经常会接到帮扶中心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询问近况……到位的服务、贴心的话语,不仅解决了困难职工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还帮助他们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十年来,帮扶管理系统为全市两万多户困难职工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按照“先建档、后救助、实名制”的帮扶程序实施救助,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子女助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扶服务。

    “当职工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工会应当责无旁贷主动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勇于担当重任。”一位工会干部如是说。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工会的天职

 

    劳动争议作为现阶段较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艰难进程。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和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当事人维权过程常常是一波三折。

    李文霞是一家保险公司业务总监, 因公司拖扣她业务提成奖金产生纠纷,她多次找到公司领导也没有解决。该公司还在未通知她本人的情况下就解除了与她的劳动合同。走投无路的李文霞最后找到了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中心核实情况后对其实施法律援助,提供维权服务。经过8个多月的多方取证和艰难调解,最终使该公司如数一次性赔付其税后奖金4.5万元。李文霞将一面上写“勇于维护职工权益,精心调解构建和谐”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有求必应,维权到底”,这是帮扶中心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承诺。他们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从事法律援助,为困难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审查劳动合同、调解劳动争议等服务。2005年设立“12351”职工维权热线以来,全天24小时接受全市广大职工和农民工有关政策法规、维权救助、信访接待等方面的咨询和求助。2010年,又将“12351”职工维权热线主动纳入市长便民公开电话“12345”受理平台,职工群众拨打市长热线便能转接至维权电话,进一步提高了维权效率,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维权帮扶,提升了工会影响力。

    “把帮扶当使命,把职工当亲人。” “什么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失业的人来说就是找到工作、得病的人就是治好病、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就是打赢官司……” “把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坚持好、发展好,全身心投入这项利国利民的温暖事业。”这是我市参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帮扶工作还在继续,并将一直持续……

                                            (原载2012年5月26日《安阳日报》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