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与劳模一起成长”——我市创建劳模工作室工作透视

(2011-10-31 10:33: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安报作品

“让我们与劳模一起成长”
——我市创建劳模工作室工作透视
 
  
    □ 本报记者  张遂旺  高 

    10月28日,我市以劳模名字命名的“杨金花劳模工作室”、“安阳卷烟厂卷包车间劳模工作室”、“张安清劳模工作室”揭牌,与此同时,全市30多个劳模工作室试点单位在各行业全面铺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聂孟磊与记者交谈时说,没有想到基层对这项工作这么踊跃,建立劳模工作室是一种创新,是新时期劳动竞赛的拓展和升华,能够放大劳模品牌效应。

    在劳模身边,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心声:“让我们与劳模一起成长。”

    时下,劳模工作室已成为劳模精神传播的阵地,传承劳模精神的有效载体。

    一花引来百花开

    凡是去工商银行安阳分行营业部办理业务的储户,不少人直奔杨金花工作室。

    为何杨金花备受储户青睐?秘诀就是 “业务精耕细作,把客户当亲人”。

    今年47岁的杨金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工商银行系统有“一朵金花”之美誉。她多次荣获省、市机器点钞第一名,还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三项全能技术能手。高超的技艺,全优的服务,吸引了大批的客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使劳模品牌更加闪亮,如何放大劳模效应?2002年11月6日,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工会在全市第一家以劳模名字冠名的“杨金花工作室”应运而生,这也是全省金融系统第一家。在她的影响下,身边的“金花”一个个脱颖而出。

    杨金花工作室虽然两次迁址,但每次迁址都得到了提升发展。眼下,这个工作室有员工43人,在杨金花的带领下,涌现出多名国际金融理财师、金融理财师、经济师、会计师,员工中理财师在全市银行系统数量最多、素质最高、服务最优。这个团队以先进的理财观念,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赢得了众多的客户。

    劳模名号已成为工作创新的金字招牌,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对提高职工素质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岗位成才最亮的“星”

    劳模工作室多以个人名字命名,以劳模为主要带头人,带领和团结身边的同事组成的劳模先进团队。而安阳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组却有点特殊,这个小组32名职工里,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省市劳模,各级先进人物多达9名。以谁的名字命名都有点为难,安阳卷烟厂工会大胆创新,今年年初正式以卷包车间维修组的集体名义命名为劳模工作室。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劳模先进人物总会给人以榜样力量和带头作用,何况劳模“抱团”的效应更加凸显。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安阳卷烟厂卷包车间技术创新共有89项,而劳模工作室技术创新就达66项,占全车间技术创新的74%。工厂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劳模工作室奋力争先,去年以来,车间共有师徒33对,其中劳模工作室结对师徒14对,占车间所有师徒的42.4%。

    劳模工作室的创建,改变了以往劳模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使劳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化,优势发挥得到最大化,呈现出辐射性极强的传播力,使更多的职工从仰望变成学习,从学习变成实践。劳模工作室立足行业需求,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培训效益。内容涵盖技能交流、设备故障库培训等,课后由带班长负责推广,展开大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浓厚学习氛围。

    为了使日常工作清晰明了,劳模工作室将维修内容、轮保任务、设备故障、指标考核、班组建设等细节工作量化出来,进一步规范、督促、激励职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各项工作由虚变实,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涌现出一批技术能手新星。

    创新是“花”效益是“果”

    劳模,不再仅仅与“出力流汗老黄牛”画等号。在高科技前沿,他们同样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张安清劳模工作室,是安阳鑫盛机床集团公司今年6月创建的。张安清是市劳模、鑫盛机床公司首席员工、高级工程师,负责公司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旋风铣等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

    走进张安清工作室,只见墙上写着“弘扬劳模精神,着力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勇攀科技高峰”鼓舞人心的大字。这个工作室有4名骨干成员,他们为实现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替代进口的战略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完成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CX系列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12米数控螺纹磨床和9米数控丝杠旋风铣床的研发设计工作。他们研发的VTC5232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产品荣获2010年国家春燕奖,完成了高速驱动与轻量化技术等研究工作。在自主开发的主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产品方面,也作出了显著成绩。现在,这家企业的机床开始漂洋过海。

    张安清劳模工作室的员工们,弘扬劳模精神,着力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勇攀科技高峰。如今,他们申请国内专利6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崭新业绩。

    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感慨地说,我们从劳模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是一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劳模精神。

    越来越多的职工聚集到劳模工作室的周围,他们把劳模工作室当成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成长进步的平台。

    如今,劳模创新之花已成怒放之势,且正蔓延开来……

                                                        (原载2011年10月31日《安阳日报》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