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给儿童送迟到的“礼物”

(2011-06-02 15:07: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安报作品
莫给儿童送迟到的“礼物”

                                                  □张遂旺
 

    “六一”儿童节前夕,质监部门对学生文具、玩具、儿童生活用品等进行专项抽查。抽查结果显示问题多多,情况并不乐观。

    为消除儿童玩具、生活用品的质量隐患,进行专项抽查理所应当。从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看,相关做法体现了质监部门的责任担当,但是笔者不明白的是,我国玩具认证制度已存在近10年,问题儿童玩具、儿童生活用品的危害却时刻存在,为何非要等到儿童节之际才监督抽查呢?

    笔者在媒体上看到,有些童车机械强度不合格,用检测设备三晃两晃就出现了问题,儿童使用这样的产品,时刻会有摔伤的风险。一些厂家生产的劣质玩具和生活用品,喷漆有害,对儿童会造成潜在的慢性中毒,影响孩子智力发育。对儿童玩具、儿童用品加强监督检查密度已经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为儿童生活用品质量严格把关,执行玩具市场强制认证制度,并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特别是玩具强制认证标准早已开始执行,有关部门只要前置监管关口,认真执行儿童生活用品市场检查规定,净化市场,严格执行玩具强制认证制度,让儿童远离劣质玩具、劣质用品的毒害,广大儿童马上就可以受益,如此好事,为何非要等到儿童节前才去做呢?平常做好儿童用品、儿童玩具的市场监管工作,不是更好吗?笔者想说的是,假若相关部门仅仅注重儿童节期间的应景式抽查,而放松儿童用品市场的日常监管,该有多少儿童受到劣质用品与毒玩具的毒害?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宣传节前儿童玩具、生活用品抽查结果,笔者认为监管部门有点形式主义,有点作秀意味的抽查检测,并不值得表扬。

    监管部门选择在儿童节宣布儿童玩具、儿童用品抽查合格率,虽说可以看成是送给广大孩子的一份节日礼物,但是换个角度讲,监管部门监管的步伐是不是有点姗姗来迟,实际上送给孩子们的是一份迟到的“礼物”,孩子们也未必喜欢这样的“礼物”。说到底,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只注重表面,注重形式,注重形象,却忽视消费者的根本需求,结果只会离市场监管的初衷越来越远,其监管效果也必会打折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类似这样的“礼物”,诸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监管部门才下大气力去监督抽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完成。

 

                     (原载2011年6月2日《安阳日报》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