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资料 |
新华社维尔纽斯7月13日电(记者张国旺 张碧弘
杨勤)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13日一致决定,将中国安阳殷
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殷墟由
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殷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对中国来说很不平凡。童明
康认为,相对于寺庙、建筑、石窟等可视性遗产而言,殷
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非常不易,因为
很多东西都埋藏在地下,申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次
申报成功说明,殷墟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的努力不仅得
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为中国类似文物的展示和保护树
立了典范。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
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童明康说,殷墟作为中国重
要的考古遗址是最早的都城遗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
延续至今。殷商时期的文字已相当成熟,所确立的古代都
城制度、礼制、丧葬制度等也都直接影响后世几千年。
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当天对新华社记者说,殷墟申报
世界遗产成功意义重大。殷墟本身的价值首先是文字价值,
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只有甲骨文经过演变保留下来,成为现
在的汉字。此外,殷商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
地区之一,殷墟青铜器、玉器、陶器的制作代表了当时生
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8日至16日在维尔纽斯
举行,审议30个国家申报的37个世界遗产地候选项目。
中国有两个候选项目——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四川大熊猫
栖息地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南安阳殷墟。
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前一天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河南安阳殷墟又作为世界文化遗
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33处文化遗
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
位。(完)
2006/07/13 21:29
前一篇:遥想文王演周易
后一篇:殷墟申遗讨论6分钟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