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助游者出门前总会搜集一些目的地资料,预订好住宿地,同时制定一个周全的行程安排。过去,这些资料的来源主要是一些旅游网站。如今,博客也开始充当起“旅游资源库”的角色,不仅是“驴友”,导游、旅行社也纷纷开设博客,只要在搜索引擎内键入相关主题,就能轻松找到你想看的博客。
旅游人“部落”
这是一个旅游人“扎堆”的地方,“驴友”们在博客上留下了所去之地的详细介绍,有极具实用性的攻略,也有颇具文采的游记。记者在一个“旅游人博客网站”上看到一篇关于某古镇的游记,不但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介绍了小镇历史文化,还有该地旅游景点分布,一幅小地图和实景照片。
还有一些以旅游地命名的自助游博客群,比如杭州自助游博客等。网友在其中互相交流旅游心得,给一些温馨小提示。如出外旅游应带何种药品,如何防暑防晒,提供路线图等。博客网站上还开通了“驴友”社区,可在此贴出自己得意的摄影作品。
旅行社“挂牌”
不少导游、旅行社、风景区也看中了博客的人气,纷纷开设专属博客,把它变成了一个极具宣传力度的“大招牌”。在一位导游的个人博客内,既包含一些私人内容,同时还有“云南旅游最新报价”和相关细则。不少网友看了之后,纷纷留言询问具体价格等,导游一一给出了回答,看来生意借着网络和博客的人气,就快上门了。
旅行社也不甘落后,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在博客上及时推出新增旅游线路和报价,平时也注重介绍旅游新动向,还十分“贴心”地提供酒店客房预订、客车预订电话的链接。一些风景区当地的旅行社博客,则用精美的图片、详尽的文字吸引游客。博客对于他们来说,俨然是另一个更能吸引眼球,带来经济效益的网站。
专家发“声音”
在一些旅游经理人博客上,还有一些专业人士关于旅游方面的深度分析,虽然比较专业,但一般的网友还是可以从中获取所需要的。
比如,在一篇揭露景点违规操作的文章中,博客的主人提醒游客,在参加欧洲游之前应与旅行社订立详细的旅游合同,比如需不需要转机,需要多长时间;在哪儿就餐等。让网友从专业角度了解背景知识,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保护自己的权益。
博客的加入使得旅游者不再仅仅面对推销者,他们可以从前行者的经历中得到经验教训,得到真正有用的旅游信息。
实习生 罗鑫 见习记者 徐轶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