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妞妞哭闹发脾气赋予权利接受方法经验育儿 |
分类: 育儿心经 |
闺密的烦恼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在我们潜意识里,都希望孩子能听话乖巧,不给家长增心思、添麻烦。而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后,常常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无忧无虑、开心快乐。在这样的心理期待下,当孩子发脾气使性子时,我们内心都会有种莫名的失望和苦恼,以往乖巧懂事的孩子怎能这么不可理喻呢?
其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张。虽然父母本能的爱会让我们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和要求,而孩子因为年纪小,情绪控制能力差,他们常常采取哭闹、摔东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面对情绪失控的小暴君,又爱又气的家长们常常采取两种极端的方式:无原则的退让或对孩子喝斥打骂,以暴治暴。
说实话这两种方式都不算高明,甚至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其实想想,孩子用哭闹、发脾气来宣泄自己心中的失望、悲伤、不满甚至愤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难道要求几岁的孩子把这些不良情绪硬生生的压到心底吗?想明白这点后,我们不妨转变思维,与其被动的接受孩子发脾气的后果,不如主动出击,赋予孩子发脾气的权利,在充分掌控全局的前提下引导局面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这个方法我已经在女儿妞妞身上实施的游刃有余。每次妞妞提出过分的要求我无法满足时,还没等妞妞脸色下沉,我总是在陈述理由后对她说:不可能每个人所有愿望和要求都能实现,你要是心里不舒服就哭一会儿吧,没关系的!你这么一说,原本可能用嚎啕大哭作最后斗争的妞妞只是稍微象征性的撇撇嘴哭上两声就作罢了,而且聪明的她还每次会给自己找个“下次再买啊、明天再看动画片”之类的台阶下,我心里暗笑但表面上都会郑重答应,给足妞妞面子。事实上从心里认可了孩子有权发脾气表达不满以后,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心里就会冷静许多,只要家长能压住火气静观其变,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在教训中总结经验。
当然,我对妞妞发脾气的方式还是有要求的,我的限度是可以哭、不理人、说狠话,不能骂人、摔东西、不可以伤害自己和别人,适当宣泄而不能没完没了。记得有一次妞妞情绪非常不好,哭着说我是坏妈妈还不行,最后竟不解气似的踢了我两脚,还抓起我的袖子恶狠狠的撕咬衣服。因为知道在妞妞气头上训斥和说教只能让她反应更加激烈,所以整个过程我都没吱声,板着脸看着她。过了一会儿,妞妞发泄的差不多了,我把她揽在怀里问:你对妈妈又踢又咬对不对!小家伙立刻知趣的摇摇头,并主动说对不起。我也抓紧机会对妞妞说: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哭一会儿,但是绝不能伤害别人和自己,知道吗?
这样的事后总结教育是我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每次我都会在妞妞平静下来以后给她指出错误之处,并给她建议一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记得一天晚上我加班回家很晚,饥肠辘辘的我刚坐在餐桌前,妞妞就在第一时间跑过来让我给她讲故事,我请她等一会儿,可是她不干,趴在桌子开始哭,我实在没有力气就任凭她自己折腾。可是忽然间,正在吃饭的我发现妞妞不知何时已经停止哭声,正专注的自己翻书看,直到我吃完收拾干净,妞妞都没再哭闹。直觉告诉我,大好的正面教育的机会来了!我立刻欣喜又大声的告诉全家人:快来看妞妞多懂事啊,不哭不闹自己看书等妈妈!妞妞听到妈妈表扬高兴的小脸红扑扑的,我赶紧帮忙总结:今天妞妞是不是发现,哭不能解决问题,妞妞可以自己先看一会儿书耐心的等妈妈,妞妞找到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不对?妞妞立刻激动的点点头说:妈妈我不哭了,我要自己看书等妈妈,自己看书也挺有意思的!从那以后,每当我有事无法关注妞妞时,小家伙就自己拿着书津津有味的读着,而且事后还不忘自我表扬一下:妈妈,你看我自己看书,不哭不闹等妈妈!
所以你看,我们只是稍微转变一下思维,变被动的接受孩子大发雷霆为主动赋予他发脾气的权利,以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再巧妙的加以引导,帮助孩子积极寻找梳理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不是比无原则的退让或者以暴治暴要高明实用的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