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婆媳矛盾孩子纠结爱宽容育儿 |
分类: 婚姻感情 |
那天不经意间,听说一个朋友才两岁多的儿子对来看望他的奶奶出口不逊:坏XXX(奶奶名字),别在我家,滚回你自己家去!这个孩子本来说话就晚,能一下子说这么长的话,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知别人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我听后感觉是非常的震惊。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是非观念,无法理解和领会成人内心复杂的世界,也不知道一些话的真正意思,说起来也不知轻重。但是我相信就像《双面胶》里胡丽娟说的:孩子就是个留声机、传话筒。教什么学什么,学者无心,教者有意。我们也就很容易想到孩子幕后的指使者和支持者。
当然对于这些清官都难断清的家务事上,我也无意评判人家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我却持有疑义。诚然,这位媳妇有充足的理由对婆婆心生许多怨恨和不满,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着太多的综合因素和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对错与否难以公断。孩子生就一张白纸,在幼小的他还没形成爱恨观念和评判标准之前,我们是否应该过早地把个人的主观判断当作结论和经验强加于无知又无辜的孩子身上呢?
是的,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会代媳妇把不便对婆婆说的恶毒的话很解气的说给婆婆听,且不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样做会如何伤了一个老人的心。单对孩子来说,这些对婆婆不敬不满的话会很明白的告诉孩子:奶奶是坏人,奶奶不爱你——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缺失和遗憾;而妈妈教的以凶恶的手段来对付、咀咒本应该是亲人的奶奶——无疑又让还没有懂得爱、学会爱的孩子先学会了恨,这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而等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客观正确的判断,又会对妈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自己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谁又能保证孩子长大以后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对孩子的这些负面影响,做父母的我们可曾认真想过吗?你也可能会说,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怎么可能超脱超然的把自己置身于矛盾之外,而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我当然希望他跟我在一战线上啦!
但是我想说的是:孩子是无辜的,我们不应该让幼小的孩子纠结于大人的恩怨当中,而当我们有意美化、甚至“违心”的给孩子描绘他有一个爱意融融的大家庭时,孩子的成长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健康,积极向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做出重大牺牲与让步的同时,也把爱与宽容的种子埋进孩子的心灵,而且总有一天我们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有幸被亲子编辑推荐,万分感谢!截图留念!
亲子中心博客区
育儿博客流水日志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