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面胶父母老公家庭矛盾幸福和睦 |
分类: 婚姻感情 |
孩子生了谁来帮着带,在许多家里都是一个头疼的大问题?我家还好,妞妞出生不久,我爸妈便来到我家帮我们带妞妞。相处一段日子过后,我忽然发现:带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一大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新的问题竟然也是层出不穷,也足以让我并头疼不已。
那时初为人母的我们,面对突然到来的小生命,不可避免地有些有手足无措。父母的到来虽然给我帮了大忙,但是爸妈身体不好,刚来又很不适应,三天两头吃药打针上医院,再加上思乡心切,我还得不断的做思想工作,开导解劝。而且他们的到来,让本不宽敞的家里一下拥挤杂乱了许多,清静悠然的二人世界,一下子膨胀成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全然不同,别说老公,就连我自己也非常的不适应。一天到晚全是围着老人孩子转,没有私密空间,没有时间交流。老公觉得家已经面目全非,完全没有了温暖和关怀,我却觉得老老小小的已让我身心俱惫,对老公也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段时间家里的嘈杂、心情的繁乱、身体的疲惫、夫妻感情的低落,常常让我感觉到没来由的沉闷与压抑!
我自己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禁开始反醒自己:家里的现状把我推到了双面胶的位置,而我必须义不容辞的发挥应该有的润滑和粘合作用,让这个家重新焕发出温暖与活力!
我先与老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承认并检讨自己对他的忽略,保证以后对他多体贴关怀,约定好利用每晚孩子睡觉以后的时间进行思想交流。对于父母这边,希望多体谅老人的辛苦和为这个家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不需要他非得表现的如何孝顺,回到家不想跟他们多讲话也没关系,只管陪妞妞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了。但是对他们不满意的地方绝不能直接讲,告诉我由我来处理,“不摆脸色不顶撞他们”这是底线!因为要求不高又很真诚,跟老公的很快达成共识。
同时对于父母那边我也婉转又郑重地提出:老公工作忙压力大,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请老人们多担着。有什么看不惯的地方一定要顾及他的面子不要直接讲,告诉我由我来处理。
这样给双方定好了原则和调子,避免了正面冲突的发生。剩下小小的磕磕碰碰的事都集在到我这怎么处理呢?我当然不会当一个愚蠢的传话筒,而是通过撒娇卖乖等小手段将大部分的矛盾内部消化,对老公多些精神的交流和关心,经常跟父母聊天、去公园商场散心,把两边哄的开开心心的,自然也少了很多事非,需要他们改进提高的地方,我就婉转的提出来,合情合理的分析很容易让他们接受并改进。平时说话时我也很注意的,在老公面前多念父母的辛苦、不易和包容,在父母面前多讲老公的宽容、顾家和好脾气等等,使他们相互意识双方的优点并不由自主的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增进感情又避免矛盾。父母和老公也如我期待那样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在这里着重的提出一点,在三代同堂的家里,做为中间人的女儿或者儿子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家”的位置。我觉得这个“家”首先是我和老公的“小家”,其次才是和父母的“大家”。只有我和老公的“小家”过的幸福和美了,和父母的“大家”才可能和睦和谐,千万不能把主次搞颠倒了,而许多人家正是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作为中间人,凡事尽量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但如果非得说偏向哪一方的话,我也是尽量往老公这一方倾向。这绝对不是说我不爱我的父母(事实上我非常的孝敬和尊重他们),因为在这个家里他们不仅有我这个女儿,他们还有彼此、有常常打电话并常来小住的两个女儿可以倾诉交流。而我的老公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诉说,如果我再不偏向他一点的话,本来就有用被排斥感觉的他就会觉得更加的孤独,觉得家根本不是他的家。如果他把自己游离于这个家之外,整个的家庭的和睦也便成了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他的一点点偏向也是公平公正的表现吧!
当然一个大家庭的和睦仅仅我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在这我也要隆重的感谢一下我亲爱的老公,他宽容大度、敬业顾家,体贴老婆疼爱孩子,脾气又好又孝顺老人,对不断来扰的我家亲戚也总是笑脸相迎,与我的父母也常常聊的热火朝天,温暖的画面常常让感动不已,远远的超过了我给他的“不摆脸色不顶撞父母”的底线。而我也常常惭愧的想,如果换我与他的父母相处,我肯定连他的三分之一也做不到!还有我那淳朴、勤劳又善良的父母,他们一心一意的帮我打理这个家,生活习惯、饮食口味尽量迁就着我们,还生怕给我们添麻烦,不是他们通情达理和辛苦付出,哪有这个家的幸福和睦啊!
引用句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家和万事兴”。
再上亲子首页,截图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