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江古城的东巴宫南门,沿着小桥流水一直向南走,正感叹着脚下古老的青石板路,一块写有“东巴纸坊”字样的大牌子就映入我们的眼帘,吸引着我们禁不住走进了东巴造纸坊。
“东巴纸坊”大门口
我与东巴纸坊大师,看他多少认真,时刻都要注意着他的徒弟的工作!保证质量!
制作的工艺器具
纸坊的内部格局
纸坊的产品的用途:贴画、日记本、台历等等,用这样的纸作日记本,我可不舍得
门口的大扁
印象最深的就是,“平安”用东巴文书写的象形之意就是男人搓绳子,女人也搓绳子,合在一起就是“平安”。发音是“pipilala”
经过与纸坊师傅的交谈,了解到,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东巴经书是东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东巴古籍文献已于2003年8月30日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但东巴经书的成书过程却鲜为人知。东巴纸与我们普通用的纸的工艺是不一样的!东巴造纸坊比较完整地向游人展示东巴纸的制作,东巴经文的书写,印刷及其作品。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彩,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东巴纸坊”门前很显眼的旋转大钟前
走进纸坊 |
纳西族的1400多个东巴象形文字和古老的东巴经,因为有了东巴纸作为载体,所以能够保留至今,成为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东巴文被纳西人称为“斯究鲁究”,是木石记事的意思,可流传至今的东巴文,却只有写在东巴纸上的东巴文。可以说,没有东巴纸,就没有东巴文的传承,更不会有东巴文化的发扬光大。
东巴纸原料天然,工艺独特。它采用纳西族地区特有的高山野生稀有植物丽江尧花制作,经过数十道东巴家传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是中国所有的手工纸中最厚的,耐磨损,在中国传统的手工纸中,唯有厚实的东巴纸可以双面书写,因为尧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具有抗虫,抗蛀,保存时间特别长的特性,可达八百年至千年,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千百年来,书写在东巴纸上的东巴经不因时光流逝而改变,至今颜色依旧,可是由于如今原料日渐稀缺,且只有很少的东巴掌握此项传统工艺,东巴纸已经非常珍贵。2003年3月,东巴纸特别申请了发明专利,毛边手工纸旅游图也在2005年申请了发明专利。
相关背景 |
约30万人口的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已成为当今前往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样,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
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人。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由于东巴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先后有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兰等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
前一篇:印象云南之丽江古城②
后一篇:印象云南之丽江古城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