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古八景
(2016-09-22 17:02:50)分类: 诗歌 |
印象:慈恩古塔
油菜花开在春天
而炊烟袅袅。飞鹰掠过塔顶
谁在登高眺远?彩霞铺就一幅画卷
古称水南塔,就坐落在城关塔下街
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间
后于宋宣和元年乡民集资整修
名列《古今图书集成》一书
你有那么一刻仿佛折返旧年
四周是垂落的青瓜和蔓生的野草
可见七层密檐八角塔
可闻翠江水声哗哗哗
古塔早已不存。青砖缝里的古铜币
早被抢劫一空,散落民间
那些刻有水南塔字样的青砖
还在否?应是深埋进了泥土
挖地三尺吧。仔细听,都是叹息
如今的慈恩塔,新建于城南福林山
暮霭下和青山一样静默
而碧水悠闲匆匆流过
2016.9.5
印象:东山古渡
过了东山桥,就是东山庵
位于宁化城关东三公里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万寿寺
主供释迦牟尼,迦叶和阿难
寺庙朝西临河不远而建
占地约三千平方米
稻浪已金黄在秋天翻涌
而清晨岸边的大风茅倒向一边
采药之人还在路上
而芦花又像要飞起来
你这样描述的时候,渡口还未出现
它一直在静静聆听着,从未消失
你要乘船顺流而下去远方
送别的人还在渡口。还是回去吧
北风已呼啸,天色又有些昏暗
2016.9.6
印象:圣水金钱
就座落在县城的东郊
在山坳处。距城区两公里之远
此时是清秋,草亦枯亦荣
而粉蝶刚刚飞走,菜地里结满八角丝瓜
且望泉东山岗起伏,泉西一衣带水
广济桥横跨翠江。它隔河与你相望
你必须骑快马才能赶往宋朝
你看到它中方内圆,如一枚古铜币
泉水甘冽清澈,遇大旱也不竭
四季景色也各异,多少才子佳人流连
旧时泉旁是圣水庵,几多春秋共度
现在庵早已无迹可寻
仅存四周砌石,围以扩栏的清泉了
你若喊它的名:金钱泉
它会汩汩而出小声回应
2016.9.6
印象:寿宁夜月
你在秋天独自来到桥上
你说:“天上的满月就让她挂着,
你要去杀水中的月亮。”
哦,太美。太遥不可及
你也恨河水,恨它流逝太快了些
还是说说寿宁古桥吧
前半段拱桥,后半段屋桥
别具一格。它此刻就在一张老照片里
是父亲从抽屉里取出来的
母亲说起小时候曾在屋桥里躲雨
屋桥热闹,有人在摆摊叫卖
河的南岸是民宅,北岸是商铺
快到中秋了。我很想上去走走
顺便看看天上、桥孔和水中的月亮
2016.9.7
印象:龙门长桥
始建于宋。旧名龙津桥
跨西溪南北两岸
从南宋宝祐一年至清同治八年
山洪水汹涌成害,七建七毁
明成化七年重建为屋桥,称龙门桥
十三座石砌桥墩,八十四间屋
七十二丈长。晴天可见朝阳和暮霞
金碧与暗紫相辉映。雨时可望
溪云和山霭,苍茫与青翠相交驰
九衢车马就要穿过屋桥,去百里远之地
轿子里的新娘就要赶去李家
在柱上题字的侠客去了哪?
凭栏远眺城郭的隐士又去了哪?
一江春水看涨。你问归来的渔夫
可看见桥墩处又添了新痕?
2016.9.7
印象:草苍古迹
徒步往西行。也就三里路
秋是渐渐有了深意,旋覆花开在田埂上
你要去草东庙,去祭拜草苍神长孙将军
山中鸟没有鸣叫,秋水满池塘
你想象古建筑还在,犹见被贬的名相李纲
借宿庙中,在庙壁上题诗:
“酹将一杯揩泪眼,烟雨何处是三京。”
乡民以碑刻其诗,为揩泪碑
碑早落入荒野埋入深土,再无迹可寻
你多想把它扶起,捡拾散落的残砖断瓦
再重建草苍,你又见李纲端坐在大忠祠
而草苍外车马喧响,落日金黄
2016.9.8
印象:南山倒影
去县城南郊,那里有一座山
山中有寺庙。途经七里圳
徒步也就一小时路程
可达南山脚下。此地是李七村
路边池塘的荷叶已枯
有溪流淙淙,半山腰的亭子犹在
你要登上山顶,你要飞
站在山顶处远眺。约二公里远
仿佛宁化一中南侧数亩方塘还在
朗朗读书声还在
你邀南山一起倒入水塘中
连同崎岖的山道,苍松和劲草
连同鼓鸣,暮色和飞过的孤鸟
2016.9.8
印象:西溪返照
“与客闲行出郭西”
黄昏时分,你读到这句诗
是宁化明代举人黄槐开所作
他去西山庵寻僧问迷
见一水回环,又遇花作雨
你遂动了去西山看溪的念头
白露过后西山秋意渐浓
夕阳西下。如果有彩霞最好
就倒影在西溪河之中
波光粼粼,又返照在苍松和翠柏之上
如果移步古寺,旧墙上犹见跳动的霞光
草木在新泼的水中有些清亮
而飞絮跌落在地。好像还沾着泥
20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