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peechlesswind
Speechlesswind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8
  • 关注人气: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2007-06-23 02:07:13)
分类: 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阅读时间:2005-10

 

 

Speechlesswind: 心理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正本清源之作。(?)写得真有韧劲。始读时,觉得作者在如履薄冰地往下写,替他捏把汗;往下读着,觉得他能“自洽”,慢慢地放心;读完,觉得真是那么回事。

 

一个新理论、两个发现、四改造:(?)

* 一个新理论:传播的二级效果论

* 两个发现:

1,心理系统是人身上专司接收传播信息的接收器,也是传播信息的能量转换器

    2,人类传播系统和人的心理系统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两道工序

*  四个改造:

1,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基石

2,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思路

3,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建构方式

4,改造《传播心理学》旧的理论框架  (??)

心理学与新闻传播学的有机融合而非捏合。(陈力丹:就目前条件看,要想做到这一点,犹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

    问题所在:旧的传播心理学(包括传播的外延领域中的各专业心理学,下同)的建构思路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普通原理或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解释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下同)领域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其理论框架自然就是照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依样画葫芦,两张皮

    缺点:首先,所看到的心理现象是零散的,很难看出这些零散的心理现象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之二,看不到传播与心理的必然联系,只感到二者“相关”、或“密切相关” ,只说明“看到了什么”,并未回答也回答不了“为什么”。之三,这种建构思路、建构方式确实为实践所证明,会“有如想要喝干海水般的艰难”。

融合思路:

揭示相结合两学科研究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也就是揭示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与心理的实际关系

以揭示出的相结合的两门学科研究对象之间的实际关系为基石,沿着传播与心理的实际关系的脉络去建构传播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传播心理学新探》读书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