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

(2021-08-09 22:39:47)
标签:

大别山

翠竹

精神品格

开放包容

分类: 随笔
       去年夏天来黄尾,住岳西走霍山过宿松桐城太湖金寨和舒城,曾因一睹大别山无边无际的深秀小树而欢欣而感慨;今夏又来这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吸引我的,却是举目可见的青青翠竹了。仍然入住镇上老街的世外农家酒店,几回回站在五楼顶上,呆望黄尾河对岸的重峦叠嶂,那山坡上或方圆或纵横的竹林,无论在蓝天丽日下,还是雨雾濛濛中,都美到令我迷醉。那些竹子啊,形态上高挑窈窕,枝叶摇曳;色彩是翠绿中泛出些微鹅黄,在青黛色的杉松栗树映衬下,更引人瞩目。游览黄尾周边的彩虹瀑布、青云峡和磨子潭水库等景区,因为喜爱,我用手机拍照的,多是竹子了。
       久居珠海,一直看不够岭南那些玉簪螺髻般的蔟簇青山,更惊叹韶关梅州和清远等地终年常绿的高山峻岭。榕树、木棉、芭蕉、棕榈,龙眼、菠萝蜜,都高大而葱茏。公元2000年前后,山东和苏北各有朋友跟我说过,你们珠海深圳那一带的的海水浑沌,不如北方的海清澈好看;作为新岭南人,我点头同意又心有不甘,不失礼貌却又果断答曰:海水因珠江入海之故,有时候是有些浑沌,然而岭南地区的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且枝叶花草纯净如洗,就不是你们这儿的山所能比的了。北方的山,叶落草枯时节,山和树,都灰蒙蒙的,丑得不能见人,君不闻南方有嘉木吗?
       我知道,有嘉木的南方,泛指皖南江浙闽赣一带。中国地理其实早有公论,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都是南方,之北统称北方。包括岳西在内的安庆市,依傍长江,属皖西南,但山势地貌和物候与皖南简直无异,当然也算是南方。可能是浸淫在老广小广们之间年深月久了,我也习惯把五岭以北当成北方了。所以,标题《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显然渲染上了怀乡色彩,不太准确的。一如我的老家在北东方向约三百里的淮南市,若在安徽说大别山这地是自己的家园,会令人笑掉大牙的;然而在珠三角说这儿是家乡,没问题,很正常。
       赞叹竹之美,源于自己亲临其境,亲眼所见,甚至亲耳听闻风穿吹竹枝发出的萧萧声响。但我也不否认自个儿多少还有些附庸风雅。真正喜欢汉民族文化的人,谁不知竹和松梅兰为不媚俗世的四君子,竹和松梅并称经冬不凋的岁寒三友呢?早在《诗·卫风·淇奥》里,先人就有“绿竹猗猗”的咏唱;右军悠游茂林修竹书兰亭序,东篱憧憬美池桑竹桃花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及至清代郑板桥,咏竹画竹写竹,坚劲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人格理想都泼洒到清新正直、枝影婆娑的竹子之中了。中国文艺史上,礼赞竹子的作品,多如璀璨星辰。
       文人墨客吟竹、写竹、画竹,表达清雅刚正、虚心劲节、挺拔潇洒诸多精神品格,皆佳。然而,有人夸竹卓尔不群,独立而生,我则不以为然。因徜徉竹林,我发现,竹子,至少大别山的翠竹,是善群而生,成片成林的。在黄尾两个夏天,我没见到一棵独立长成的野生竹子。不仅如此,我还看到,就一座座群山而言,竹子是与各种树木混生的;就一片片竹林来说,里边,周边,也生长着松树和各种不知名的树(见下图),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翠竹们不仅在自己阵营里比肩而立互不倾轧,而且对别的树种也无排斥异己之心,皆呈开放欢迎姿态。古今爱竹者,似乎忽略了竹子这一高贵的精神品格。
       余生为人,爱竹学竹,当力求虚心善群,宽厚包容。
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南方有嘉木,怎敌我家乡青青翠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