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艺术赏析知识/探索故事诗词文字感悟随笔 |
|
||||
|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读王观这首《临江仙》,一时间自己似乎也回到了春天。两岸青草垂杨柳,莺燕飞来桃花红,好不温暖,可是回味起“愁入翠眉长”,便已晓得这是一首哀伤的词,而那句“桃花应是我心肠”,料定了那桃花,也将是一片残红满天来的。 其实那一句“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柳”,就已经清清楚楚的讲明这是一首离别之作。记得曾经在高中的一次语文课上,曾遇上一道古诗赏析的题,是对《送元二使安西》中“客舍青青柳色新”做的赏析选择,当时自己选了和别人不同的答案,老师很是惊讶问我原因,我却说不出什么理由来。 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来的,我觉得这不是在说风景美好,觉得有些伤感,所以也就选择了。后来老师讲了古人“折柳相送”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柳”还有“留”的意思,自然当柔柔弱弱的青色细柳出现在诗词之中的时候,也绝不是只为景致描写那么简单。何况,再好的景物描写也应当为诗来服务,试想一首标明了是送别的《送元二使安西》,怎么可能有赞美春天景致的字眼。 岸边告别我该用什么样的植物来代表我的心情送给你呢?想来,还是这两岸青青低垂的杨柳枝吧!酒醉之时,离歌的节拍渐缓,而离愁也因眉头轻蹙便长。 百无聊赖已是黄昏时分,燕子回巢人已经去了远方。满脸的清泪啊,湿润了脸庞胭脂。窗外盛开的桃花微微细雨里瓣瓣凋零,好似我的心肠,寸寸断裂。 这样子理解,显然词人是一位女子的口吻去创作的,这样的创作在古代实在常见的很,记得李白的《春怨》就是,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差不多每个诗人都写过类似的词句。要知道,在感情方面,女子还是要丰富男子多一些的,而女子柔柔弱弱的柔美姿态,也着实赋予了诗词另一种温婉的美。 提了词,就不得不说说作词的人了。说起王观来,也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感觉上也是个极为潇洒之人。他的词情景交融,生动风趣,近于俚俗,却又谑而不虐,颇有柳永的风采。柳永自是一个潇洒的人,那么词作学他的人,自然也应如此。 相传王观作翰林学士时,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这首应制的《清平乐》,他是这样子写的: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这个王观倒也大胆,本来可以写一些溢美的词儿应对一下就好,非要用谐谑的语气去揶揄嘲讽位居万人之上的神圣君主,懂点诗词的文字都晓得他是在说帝王的淫佚、庸俗与丑恶,这样的叛逆,岂不惹来麻烦。 果然,在高太后读过此词后,便以亵渎神宗赵顼为由,将他罢职,他可倒好,索性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王逐客的号,是在自嘲,也是在表示不满。 其实那个高太后也不是什么坏人,虽然有点保守,但治理国家也是千古难得巾帼女杰。只是她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王观的词暴露了帝王丑陋的面貌,它触及了统治的最耀眼的光环,这是不允许的,为了国家的安定,她只能这样做。 关于王观的生与死,历史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故事和词句却流传了下来,想来这样一个来无时,去无时的人,实在是潇洒。其实人的生死也没有多少重要的,活得长未必有所成就,活得短也未必就一事无成,算来王勃,纳兰性德生命短暂的可以,但是人们还是记住了他们,而多少个百岁老人,谁有记得他们的名字呢? 说的远了,还是总结一下这首《临江仙》吧,其实这首《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的格式和秦观的那首差不多,是《临江仙》的缺字格式来的。其实秦观的名字也和王观有些关系的,那年他往太学时,秦观父赞其“高才力学”,故此取子名为“观”。 这首《临江仙》背后并无多少故事,只是平常离别的愁怨而已,可是平常却不平淡,常见却不俗套,每每想到“桃花应是我心肠”的句子,总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弥散在烟雨里,想必那是一种空结雨中愁的忧郁吧!有一种清茶的苦,苦的让人心也湿润起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