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艺术赏析文字谈天说地故事诗词感悟随笔 |
分类: 临江仙 |
|
||||
|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读这首词的人,不消看后面的内容,只需第一句那三个“深”字,便可以一下子投身词境里来。《临江仙》系易安从明诚守建康时作,当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春为是。春回大地之时,自己却在动乱岁月里,颠沛流离,作客异乡,不禁触景生情,心绪难安。 云雾缭绕闽北高山地区,建安所特有的自然状况,其实“不深”,而之所以引来易安居士的疑问,主要还是因为门窗“常扃”的缘故。她不愿步出门外,幽闭阁中,甚至不愿看见外面“柳梢梅萼渐分明”的境况。 而之所以这样子,原因只有一个:“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秣陵”,即金陵、建康。建康,是她和丈夫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们恩爱夫妻死别的地方(赵明诚于建炎三年八月病死建康),至今丈夫还埋葬在那儿。想象着春天回到建康,春风吹绿了那儿的树,可是她再也不能与丈夫一起观赏那儿的春光了。她只身飘泊,暂时客居建安,千里迢迢,战乱频仍,连亲自去他坟上祭奠也不可能,怎能忍心看到这春光呢? 曾经也因感怀风花雪月填写了好多的词句,那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那些风花雪月的事,再也不愿去碰、去想、去接触了。独自漂泊在异乡陌生的脚步里,谁会怜惜一个憔悴不堪的老妪?除了你,再也无人了! 恍惚间,又是试灯的元宵佳节了,又想起年少时的雪花,我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你来相和,每每看到你眉头紧皱之时,总是我最为快乐之时。可惜昨日一去不复返,孤单单的一个老妪,还哪里有心情踏雪吟诗,何况,又有谁愿意让我刁难呢?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闹过别扭的,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时,她深爱的人做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 她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但是她还是追随着被撤职他的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不过一路上着实的别扭,已经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当得知此地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她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在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他知道自己做错了,而她也原谅了他,可是就在他被召回京复职,准备以实际行动来挽回先前的错时,却急病而亡,留下孤孤单单的她,漂泊在无一人相识的异乡。 行无定所的她不得不寻得一个依靠,却不想那个叫张汝舟的家伙,十足是个人面兽心的混蛋。他之所以和她结婚,不过是为了那些文物,当她死不相从的时候,他撕掉了伪善的面具,开始对她拳脚相加。一番挣扎之后,她决定和他分手,可是那个年代,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无奈之中,她只好选择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她晓得姓张的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这是大逆不道的事。她很清楚知道,只有靠这条罪将其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但是那有如何,只要能够离开这个混蛋,她不会顾及一切的。“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大堂之上,她昂首挺胸,其坚毅安详之态真不亚于项羽引颈向剑时那勇敢地一刎。 不过还好,因为她的名声还是有的,她的朋友和他的朋友都在帮她,所以她只坐了九天的大牢就放出来了,但是心上的那一道伤痕,已经不可能再有愈合的时候了。 梦境里,她似乎又看到那个站在她身后,听她念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羞愧不已,低头向她认错的赵明诚: 清照,原谅我的一时糊涂,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做个尽忠报国的英雄! 明诚,我相信你!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爱情对一个人来说有几次呢?大概最美好的,最揪心彻骨的也只有那么一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