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具和缠臂金

(2007-06-20 17:34:46)
标签:

八卦传闻

谈天说地

文化

美食

生活

故事

感悟随笔

寒具和缠臂金

  馓子这种食物是在工作时才知道的,因为形状纤细,又要过油锅,所以第一次和本地朋友谈论此物时,竟将名字杜撰成油炸的面条,朋友听后笑得前仰后合。

 

  馓子:"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这话一点不假,作为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馓子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一千四百多年以前,而这也仅仅是史书有记载的,估计其发明的时间要更早。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炸馓子:"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馓子是用油炸制而成的,但搭配一些青辣椒(最好是醋浸泡过的,这样不会太辣,而且爽口)食用,可以减淡油腻,味道超好。

 

  馓子古称“环饼”、“寒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作《寒具》诗描绘馓子的制作过程: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这里描绘了古代女子制作馓子的劳动美,但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

   寒具和缠臂金

    缠臂金就是臂钏,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南”,缠臂金后来也就和玉佩、头钗一样,成为古代女子定情的凭证了。宋女词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别》中写道: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学禁锢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于冲破藩篱,热烈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这首诗表达了她与恋人分别后肝肠欲断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渐消瘦、憔悴,以至于缠臂金都松脱了。

 

  可惜她到底没有见到她思念的人,因为她爱的人最终选择了逃避,朱淑真只好写下“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之后便抑郁而终。

 

  如果单看两物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事物的美味,饰品的美丽,不都是因为包涵了爱的养料才变得美好么?其实东西若是失去了体温,根本不会改变什么,问题是品尝食物的不仅仅只靠舌头,欣赏饰品的不光光是眼睛,更多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蝴蝶
后一篇:空心核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