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词文字感悟随笔 |
一直以来,总会听到生不逢时的感叹。因生于和平年代不能铸就英雄之梦想,但若真的处身刀枪剑戟间,烽火狼烟里,是否就真的能够实现那所谓的鸿鹄之志呢?我想,未必!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这是马致远的《〔南吕〕金字经》,因为是元曲,想必很少有人读过的。诗句起头便诉出自己的理想——做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挟强劲的秋风,翱翔于云海之上,可惜腾空而飞的渴望,终究因现实的无奈而幻化成灰,是他生不逢时,还是年岁不好?
小马同志青春年少之时,正值蒙古统一南北之际,所以他“有幸”亲眼目睹了这段历史。当蒙古军队战马的铁蹄踏进宋朝的边境之时,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追随南下,抱着各自为公为私的理想,参与戎机。有些人固然是得偿所愿,爬到很高的位置,但更多的则是落得屈沉下僚的下场,流离于烟波江南的水雾里。我们的小马同志很不幸,恰恰就是后者。
怀才不遇的现实,让这个热血青年很是郁闷,是他才学不够斗数,还是学问装不满篷车,其实都不是,主要是他太年轻,不懂得人际,不懂得官场罢了!若是这样评价他的不幸,那就有些片面和差漏了。
我想,所有这些东西他是了解的,不然他也不会参悟“登楼意”里的故事,问题是他性格的真与直,即便让他装个笑脸迎人,也恐怕是落得笑比哭还难看,把人吓跑的结果。
当年董卓之乱,王桀投靠故人荆州牧刘表,本以为会因才名而得其重用,结果,终其一生,无所用矣,而满腹牢骚与委屈,也只能在怀念故土的《登楼赋》里唠叨唠叨了。
“莫再悲莫再伤,遇到悲哀休夸张,谁亦要经风与浪,谁遇挫败不受伤。逝去的莫再想,路真崎岖更漫长,何用叹息风里望。”
“人生总会碰着悲哀苦恼,为何流泪看。幸运不稀罕热泪不轻淌,愿做真正的硬汉,何必口说快乐心中一个样!”
喜欢这样慷慨激昂的歌,总能给人以拼搏下去的力量。和王桀比起来,马致远的牢骚来得极为率直,他就是埋怨上天不公,就是抱怨机遇不佳,没人赏识他,虽然没有李白恃才而傲,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妄自信,也绝不是杜甫仅以才学留名的哀怨,他只是将怒火发泄出来,就好像满腹郁结的压抑,需要在悬崖边大声喊出来一样,喊出来也就舒坦了,也就轻松了。
就是要这样:明明不快乐,嘴上却硬挂着微笑,那样也不是什么真正的硬汉!也许因为自己太年轻,所以很喜欢这样的诗句,简单不乏韵味的直抒胸臆,很和我的口味。
前一篇:365个理由——075个理由
后一篇: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