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里音——夜半钟声

(2007-03-29 09:50:29)

   有个歇后语,说得是半夜敲钟,而谜底是一鸣惊人。想想看,半夜里人们都处在睡眠状态之下,突然来有钟声敲响,谁不会被惊醒呢?

  所以读到张继《枫桥夜泊》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时,自己有些迷糊了,莫非唐朝姑苏之地,是夜里敲打庙宇铜钟?这样的臆测,现在看来是有些无知的,不过还好,并非只有我一人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欧阳修曾嘲笑这首诗说:“句则佳矣,其如夜半不是打钟时。”那意思是说诗句好是好,怎奈半夜不是寺庙打钟的时候啊!但当于邺《褒中即事》写:“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皇甫冉《秋夜宿会稽严维宅》诗中写:“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恐怕欧阳修看到,也就不会再嘲笑之了。

  从于邺和皇甫冉的诗句里可知,唐朝不仅是的姑苏城“夜半钟声”,而是所有的寺庙,都有“夜半钟声”的习惯,故此,诗真是好诗,“夜半钟声”也是合情合理的好诗句。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疑是首描写旅行乡愁的传世之作,风景的萧条,映衬着夜半凄凉的钟声,让人愈加思念起故土来。这样情景交融,字句优美的诗句,历来是被人传诵的,自然,以其做歌的也不在少数。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记忆里的歌曲,想必还是那么熟悉,一首《涛声依旧》,不知被传唱了多少年头。或许歌词有些曲解古诗原意而作的嫌疑,但若是按照故友分离重聚来理解,还是说得通的。

  2007年新年晚会的时候,那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年轻少年,再次出现在荧屏之上,旧时观众眼前,可惜,即便跳着疯狂的热舞,化了淡妆,仍遮掩不住岁月的印痕。久违的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这样的改变真的有一点难以接受。

  也许是自己的挑剔,亦或是自己的思绪定格在了多年之前,总之再次见到那熟悉的面孔时,曾经温文尔雅的唱着:“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的少年,如今竟疯狂的跳着热舞,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

  其实我是想说乡愁的,结果不知怎地把题跑到岁月催人老上,再说毛宁也没有衰老到哪里,即便就现在看起来,仍是帅哥一个,问题是多年以后,比起从前已有了岁月车轮碾过的痕迹,人也因此成熟了不少,但最好的印象,还是那个站在枫树下轻问“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的那个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