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2010-11-08 18:14:24)
标签:

爱尔维修

论精神

论人的理智能力

和教育

卢梭

教育

分类: 读书札记

相较于夸美纽斯的严谨务实,洛克的睿智自信,卢梭的温情脉脉,弥尔顿的枯燥乏味,康德的佶屈聱牙,裴斯泰洛齐的晦涩难懂,我更喜欢爱尔维修的辛辣。

 

死后的荣光,是我第一个想到形容爱尔维修的句子。爱尔维修1738年成为包税官,大抵是公务员的一种。他目睹社会的不公,立志为社会谋福利,开始探讨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及教育等问题。1758年出版的《论精神》一书,反对宗教和当时的统治制度,受到教皇的打压,书籍虽经三次删改仍被当众焚毁。《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成书于1767年,爱尔维修死后(1771)的第三年1773年终于得以在俄出版但被禁止发售。

 

我很好奇他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如此不容于世俗。由于我读的是精简本,只拣选与“教学论”相关的部分,爱尔维修只是偶尔涉及教育并非专攻,所以编者留给他的篇幅十分有限。但是正是这短短几页,使我决心买他的两本书以表支持。

 

爱尔维修抨击宗教和祭司以及教士,这在众多教育家中是罕见的。夸美纽斯、洛克、康德等人都笃信上帝,裴斯泰洛奇也对于上帝抱着虔敬的态度。爱尔维修却说,“祭司的权力要依靠人民的迷信和愚昧轻信。人民明理与他无关;人民越无知识,对于他的决定就越驯服。……僧正要求于一个国家的是什么?一种盲目服从一种无边的轻信以及一种幼稚的无端的恐惧。”他指责宗教和祭司不关心国家利益,只关心宗派以及自身的势力,一个国家灭亡与否与他们无关只要新的统治着接受这种宗教就可以了。他还说,“祭司的目的是扑灭人的一切欲望,使人厌弃财富和权力并利用人的厌弃把这两者都据为己有。可以断言,宗教系统一直就是怀着这个目的。”他说,“消灭了欲望也就消灭了灵魂;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行动的原则,也没有活动的动力。”他引用西班牙谚语讽刺道,“要谨防女人的前部,牝骡的屁股,公牛的脑袋,一个修士的各个方面。”

 

难怪教皇要焚烧他的书籍,国家会禁止出版和发行他的著作。想必即使到了今天,他的言论还是难以被有些势力所容吧。利用宗教敛财的事见得多了,功利的僧道庙观随处可见,至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我国古代佛道盛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不必一一细说。我赞成宗教凝聚人心带来希望的作用,但我一向对于背离宗教精神的功利行为表示鄙视。

 

且看他在教育方面的观点,总结如下:

 

1、提出“终生学习”

 

“我的教育并未结束。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在我再也不能接受教育的时候:我死的时候。我的一生其实只是一场长期的教育。”

 

2、教育开始的时间

 

卢梭认为“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爱尔维修则更进一步,他提出,“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的教育的时刻。有时他在母胎内就学会认识疾病和健康的状态。”这应当是一个进步,我对于生物学的发展不了解,不过当时“受精卵”的概念以及“生命的起源(生物学)”还没有取得较深入的发展吧?应该对爱尔维修的先见给予肯定。

 

3、儿童的教师是什么

 

卢梭认为人要受三重教育,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来自周围的)事物的教育。爱尔维修却认为“儿童真正的教师是他们周围的对象,他们的全部观念都是从这些教导者得来的。”

 

估计有人要批判经验主义、唯心主义什么的,我不懂哲学,对此不予评论,仅仅把相关的观点罗列出来。

 

4、人是教育的产物与教育万能论

 

1)类似于“性相近,习相远”

 

“人们在生下来的时候,或者是根本没有任何倾向,或者是带有各种趋于一切对立的罪恶和美德的倾向。因此他们只是他们的教育的产物。”

 

人的不同,是由所受教育不同所致。

 

2)教育万能论

 

5、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对教育的作用

 

6、强调“公共的福利”是最高的法律,主张社会公义

 

……详细的有空再写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寻找汨罗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