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喜俗不可耐的爱情故事(七)
(2008-07-16 23:24: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林喜喜 |
(七)
那是和往常一样的一天,我在和往常同样的时间起了床,在同样的时间吃了早餐,在同样的时间溜达到了单位,在同样的时间打开了电脑,在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同事开着同样的玩笑,在同样的时间向同样的领导献着同样的殷切,然后,在同样的时间去同样的地点开例会。
我以为会是场同样的例会,事实上,它也确实没有太大的不同,同样的成员、同样的发言人、同样的程序、同样的腔调……发言人刚要开口的时候,我甚至厌倦地打了一个哈欠。
会议的内容是关于人事调动的,都是一些我耳熟能详却从未谋面的人,看着我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聚精会神努力想从那些头头们的浮浮沉沉中嗅出一点点自己升迁的蛛丝马迹的兴奋模样,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突然,发言人顿了一下,提高了嗓音,念出了一个我熟悉的名字:
“白、启、行、”
噢,原来准岳父也有份。
没有人回头看我,但我却分明地感受到大家的目光“刷”地一下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努力地挺挺身板,试图让自己不致于被那些目光压垮。
“免去白启行XX银行副行长职务,出任XX中心副主任。”
明升暗降。
一切并非毫无预兆,早有传言我行要重组上市,谁上谁下的猜测更是盛行于街头巷尾、耳鬓舌尖,迟钝如我,在这样的氛围中也难免分心去想想准岳父去向如何。坊间不乏白行长资历虽深无奈行事保守、人脉尚浅、恐继任无望的传闻,我总是一笑付之,毕竟白行长业绩卓著,就算不能更进一步,最多原地不动,不致于伤筋动骨。
不是没有想过向他求证,只是一看见他那笃定的神情,便自觉多此一举,何必枉作蠢人。
话又说回来,提前知道又如何,既已无力回天,摆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面孔又有何意义?
不是不替他可惜的,抛却私人感情,他确是个公正、仁慈的长者派领导,在任期间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
下了班我去看他。
是他亲自给我开的门,看见我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惊讶,他早就料到我会来。
看着他依旧淡定的神情,我开始疑惑我为何而来。
白家人都有这种能力,让人心甘情愿地来却又不知为何而来。
白芸如此,白启行亦如此。
好在我手里还有道具——一袋子芒果。
“我记得您爱吃这个,遇见好的就买来了。”我扬扬手中的袋子。
他伸手接过闻了闻,很仔细的样子。
“真香啊,快进来吧。”
“就是还有点涩,放几天就好了。”
“没关系,该熟的时候会熟的。”
该熟的时候会熟的,这句我一开始并未特别留意的话竟成了我此后生活的梦魇。——这是后话。
我留在白家吃了顿平常的晚饭,然后回家、洗澡、上网、睡觉。
老爹老妈并不知晓准岳父明升暗降的事,我十分庆幸我有一对不热衷于他人境遇的父母。
第二天,我照常去上班,到的稍微晚了一点。
我觉得同事们看我的眼光有点异样。
上级示意我到他的办公室去。
“小马,想必你岳父已经告诉你了吧。当然分行的条件没有那么好,不过年轻人下基层锻炼一下也是好的。从基层干起的话,被提拔的机率更大。调令要下个月才能下来,你先准备一下,等调令下来之后就去那边报到吧。”
调令要下个月才能下来,今天已经是28号了。
我十分佩服这位上级的说话方式,先是假定对方知道,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然可以把好说的话、不好说的话一次说个清楚,被假定为知道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自然要配合对方做出一副默认自己知道的样子;然后再摆出一副一切替对方着想得样子,从对方惨淡的前景中挖掘出几缕希望的星光,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我想我将来当领导的话,也要懂得这样的说话技巧才好。
我也模仿白行长那种淡淡的语气道:“好的,我会服从安排。”
早有同事事先准备好安慰的言辞,等我从上级办公室出来,一股脑塞给我。
“马宇,你呢,也别想不开,这种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多朝好的方面想,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
这种事儿?这种事儿是哪种事儿?
“马宇,那边我都打听好了,开发区什么都没有,要租房子的话就要租XXX那边的。我有个亲戚他在那边有房子要出租,这是他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找他。”
这位大姐比我妈还周到。
“马宇,你到了那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我在XXX俱乐部定了位子,你走之前咱哥儿几个好好聚聚。”
这位连欢送会都给我准备好了。
……
所有的安慰者似乎都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白行长走了,当初凭着白行长关系进来的马宇被清除出去是理所当然的。
这些安慰让我哭笑不得。
我充分发挥娱乐大众的精神,反过来安慰他们:“由于工作需要调动岗位很正常,你们不要想太多了。”
我有点想念白芸,如果是她的话,安慰应该会善意且高明的多吧。
晚上突然接到白芸的电话,听她兴高采烈地讲述学校的趣事,我依旧照例嘱咐了几句诸如按时吃饭的废话,然后在她的抱歉声中挂断。
我没有告诉白芸准岳父和我变相下岗的事情,因为我总是这样想:白启行的事,白启行想告诉她的时候自然会告诉她的;至于我嘛,既然没有本事跟着女朋友跑到美利坚读名校,那至少可以做到不拿工作变动之类的小事让千里之外的女朋友担心吧。
次月5号,我的调令到了。多亏了那位多事的女同事,在此之前我已经神速地租好了房子,并且调查好了住处周围所有的饭点儿,从此正式开始了我的——“流放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