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读春秋》之疑问八十:阳虎从哪里得到了玉器和大弓?

(2016-08-29 08:21:14)
标签:

历史

《这样读春秋》

冯翔

宝物

分类: 胡言乱语

《这》第241页说:“这一年阳虎得到了一件精美的玉器,一件生活用品的玉器,类似酒碗(图24),还有一把大弓。为了讨好鲁国,他把美玉和大弓送给了鲁国国君,来暂缓一下鲁国对阳虎的攻打。”

冯翔没有说这两件宝物的来历。

《春秋·定公八年》有“盗窃宝玉、大弓。”杜预注释宝玉为“夏后氏之璜”,弓为“封父之繁弱”。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一般都认为半璧曰璜,其实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璜虽为弧形,也呈现多种风貌,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璜,就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等。偏偏就没有冯翔所说状如“酒碗”的璜。冯翔在《这》书中的附图明明有“图24广州南粤王墓出土的玉彝盒”的说明,在正文中他说这就是酒碗状的宝玉,实在是指鹿为马。《左传》对经文的解释为:阳虎谋杀季桓子失败后“阳虎说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也就是说阳虎战败后脱去皮甲进入公宫,带着宝玉和大弓一起出逃,因此《春秋经》称阳虎为“盗

鲁定公九年的《春秋经》上有“得宝玉、大弓”,这就是阳虎送回来的。至于是否是阳虎讨好鲁国来暂缓一下鲁国对阳虎的攻打,《左传》没有说。虞春倒是从《左传》中找到两段文字,一段在鲁定公六年,阳虎叛乱之前:“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晋人兼享之。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适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意思是:鲁国打败了郑国,季桓子出访晋国去贡献郑国俘虏,阳虎硬派孟懿子跟着一同去晋国,给晋夫人回送财礼。孟懿子跟范献子说:“如果阳虎在鲁国呆不下去,跑到晋国来,我以先君的名义请求你们给他个中军司马干干。”范献子回答说:“寡君设置官职,选择合适的人担当。我又能说上什么话?”事后范献子跟赵简子说:“鲁国人讨厌阳虎了。孟孙看到这预兆,认为阳虎一定会来晋国,所以竭力为他请求,以期求得禄位而进入晋国。”另一段在鲁定公八年,阳虎叛乱后:“阳氏败。阳虎说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舍于五父之衢,寝而为食。其徒曰:‘追其将至。’虎曰:‘鲁人闻余出,喜于征死,何暇追余?’从者曰:‘嘻!速驾!公敛阳在。’公敛阳请追之,孟孙弗许。阳欲杀桓子,孟孙惧而归之。”也就是:阳虎战败后,非常从容地脱下皮甲,进入公宫,取了宝玉和大弓,住在五父之衢。自己睡下去了还命令下人做饭。他的同伙说:“追赶的人快要来了。”阳虎说:“鲁国人听说我出去了,正高兴可以晚点死呢,哪里有空来追我?”跟随他的人说:“快套上马走吧,公敛阳在那里。”公敛阳即公敛处父,孟氏的成邑长官,就是他首先识破阳虎的计策,说动孟氏做好应对准备。公敛阳请求追赶阳虎,孟懿子不同意,于是公敛阳威胁孟懿子说你要不同意我追赶阳虎我就把季桓子杀了,孟懿子吓得赶紧把季桓子送回季氏的家。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孟懿子明中暗中一直在保护着阳虎,而且阳虎很有威严,鲁国人也很怕他。所以冯翔说阳虎为减缓鲁国人攻打他而归还宝物,似乎不能成立。究竟什么原因使宝物失而复得,不详。难道是阳虎后来想明白了,他拿宝物的行为是盗窃行为,不能给自己的历史留下污点?留待大家继续探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