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读春秋》之疑问四十八:孔达为何自杀?

(2016-07-28 07:59:05)
标签:

《这样读春秋》

冯翔

轻生重信义

问责制

悲剧性人物

分类: 胡言乱语

《这》第131页说“卫国有个大夫孔达想不开,上吊自杀了。”冯翔也许是想开个玩笑吧?

孔达这个人确是个悲剧性人物,他虽贵为卫国执政,但他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卖”的。

孔达为卫国当差后,一直陪伴在卫成公周围,卫成公逃亡到楚国,他跟着;卫成公被晋国抓了关在周天子的牢房,他也跟着;不用说,卫成公复辟有他的功劳。因此,孔达颇为卫成公倚重。

晋文公晚年,诸侯们都去朝见晋国,但是卫成公不去,非但不去,还让孔达攻打晋国的盟国郑国。因此晋襄公在给晋文公举行过小祥祭祀后,一边朝觐周天子,一边派先且居、胥臣攻打卫国,并夺得卫国的戚地。从《左传》的文字中虞春估计早先卫国和陈国是有同盟合约的,因此,卫国把晋国打自己的事情跟陈国通报了,大概是希望陈国出兵帮助自己,陈共公表态说:“他打你,你也打还他,有什么问题,到时我来说。”所以卫成公就派孔达带部队攻打晋国。当时就有人认为卫国太粗心大意了,这种事情自己人不商量,竟然让外国人替自己拿主意。而孔达伐晋也没取得什么战果,不久后晋国照样划定戚地田土的疆界。

睚眦必报依然是晋国的外交方针,来年六月晋国就由士縠出面在垂陇约谈宋成公、陈共公、郑穆公和鲁国的公孙敖,建立同盟,准备攻打卫国。

陈共公不愧为损友一枚,他出面摆平卫晋争端,手法就是把责任都往孔达身上推,抓了孔达来取悦晋国,孔达第一次被“卖”。

第四年春天,晋国放了孔达,关了孔达一年多,他们没觉得孔达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他是卫国的杰出人才,估计晋国人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你们老大这么看重你,你就跟着我们晋国混吧,我们不会亏待你的。”同年夏天,卫成公到晋国拜谢释放孔达,公开服软,卫国倒向晋国怀抱。

以后,孔达便以晋国盟友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一直到鲁宣公十二年,晋原縠、宋华椒、卫孔达、曹人同盟于清丘,目的是:“周济有困难的,讨伐三心二意的”,可惜,这次的盟约却是一纸空文。上年,楚庄王因夏征舒弑杀陈灵公带部队踏平了陈国,差点变陈国为楚的一个县,多亏申叔时以“蹊田夺牛”的故事打消了楚庄王的念头保留了陈国,此时的陈国是楚国的当然铁杆粉丝,再加上今年晋楚邲之战晋国完败,陈国顺理成章地没有参加晋国的盟会。宋国却拿着鸡毛当令箭,非要给“三心二意”的陈国点颜色看看,于是入侵陈国。

此时,还是孔达出面救陈国,陈国对他不义,他不能对陈国无情,孔达说:“我们先君与陈国有约定,所以我们必须去救他们,如果大国来讨伐我们,我愿意为此而死。”看似孔达豪言壮语,其实虞春认为他在投机,以为才战败的晋国没力量再与楚国抗衡,因此尽管他也出席了晋国的盟会,但根本没把盟约当回事。

没想到晋国虽然战败,但还要端起霸主的架子,晋国一发威,果然还能吓住人。晋国就卫国救援陈国的事情派外交官上门谴责。卫国本来想拖拖了事,可这晋使很有耐心,你们不给答复我就是不走人,而且扬言:“你们要是不找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我们就派军队来把你们打趴下。”这时候,卫国有点害怕了,怎么办呢,还是把孔达推出去吧,反正他已经当过一回猪仔,再当一回也没什么。

可是这一回孔达有了心思,他觉得老是被卫国抛弃,这日子没法过了,自己也年纪一把,有得再当猪仔,还不如死了的好,于是他表态说:“如果有利于社稷,就请用我的死来作为解说吧,罪过由我而起,我是执政大夫,面对大国的责备,我还能把这个罪责推过谁呢?我愿意为此而死。”于是,第二年春天,孔达就悬梁自尽。

卫国立刻向各诸侯国通报,“寡君有一个不好的臣子孔达,在敝国与大国之间制造事端,现在敝国已经杀了他,特此通告。”卫国把所有责任往孔达身上推,给足晋国面子,晋国也就算了。

孔达哪里是想不开,而是想得太开了。孔达本是南燕国公族的后代,郑国(也许是楚国)灭南燕后逃到卫国当差。他在卫国工作纯粹是混饭吃的,卫国社稷的存亡跟他有何关系?卫国灭了,他再换个地方混饭吃吧。但是他用一死来存卫国,一是说明他轻生重信义,言必行,行必果,也就是说话算话;二来也说明春秋时期有问责制,大夫不光要执行国君的命令,还要对执行命令的后果负责;三者,他用死来保护了他的家族,使他们能避免流亡。

卫成公丢不下孔达追随自己多年的功劳,把女儿嫁给孔达的儿子为妻,并让他继承了父亲的官位成为卫国新一代的执政大夫。如此说来卫成公尽管常卖猪仔,但心地还算善良,只是人穷气短,“都是被东家逼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